【明報社評】本港經濟第三季表現亮麗,政府將全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上調至3.2%,惟經季節性調整的最新季度失業率亦見攀升。當局強調經濟環境好轉,將帶動消費及改善失業,然而近年外國經驗亦顯示,不能假設經濟增長強勁可以帶來「滴漏效應」惠及中下階層。美國當下就出現「K形經濟」的情况,即富裕階層消費增加,底層以至中產階級則面臨薪資停滯、失業和物價上漲壓力,消費變得謹慎。近期本港經濟增長強勁,主要靠金融業及出口貿易驅動,基礎相對狹窄。當局需要確保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好處,能讓所有人雨露均霑,不會被「K形經濟」的榮景假象所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