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正宗央媒之一的《光明日报》,拿出头版三分之一版面,刊登了《倾尽心力,为我可爱的祖国》一文。该文发表在“光明时评”栏目,该栏目曾获得“中国新闻奖名专栏”,金字招牌亮闪闪。作者是光明日报副总编陈品高,今年59岁,年届退休。这篇评论的写作背景,是抨击“高市早苗们”的挑衅言论,主旨有点曲折却明确,那就是高市早苗们的嚣张气焰,不仅未能吓倒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人民,而且凝聚了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它的立意是,反击高市早苗们,最好就是添砖加瓦建设祖国。陈老师的这篇评论样式比较传统,夹叙夹议,走的是老派文风。最大特征,就是由点到面地采撷各地群众的表现和言语,突出历史纵深,采取群像速写的方法,烘托“举国一致”的气氛。从文章论据的角度看,它重点是要建设好祖国。CDT 档案卡标题:哈哈哈,光明时评作者:照相的宋师傅发表日期:2025.11.22来源:微信公众号“旧闻评论”主题归类:官媒话术CDS收藏:公民馆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该文在舆论场中引起了不小的动静。具体而言,它的一个论据成了舆论评议的焦点,该论据据说是一则网友跟帖,“我是流水线上的普通车工,为了回击高市早苗的挑衅,我向班组长申请,从本月起,我每月无偿多加5个班。”陈副总编的文章有着明显的意图,大概是引导舆论化愤怒为力量。可从实际效果看,它没实现引导目标,反而让自身成为舆论谴责的目标。这些谴责文章的立场,基本上都认为这篇评论的上述引用不当,自曝其短授人以柄,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果然,联合早报在一条观察简讯中,援引了这篇光明时评及“加班”留言。这种后果好像是不好的,正如它的批评者担忧的,正当展示肌肉与强大的时刻,光明日报却主动暴露了祖国不好的一面,据此认定陈品高的文章属于“低级红”。陈副总编的文章意图是什么,有没有实现舆论引导的目的,它写得好不好,说理行文如何……这些对文章优劣的评品暂且不论,单说它引用的那个网友跟帖,有百分之99.9的可能是反话正说,将其当成名栏目文章的论据,是中了网友的阳谋。不知道陈副总编从哪里节选的这则网评,可如果这个网友跟帖是真实存在的,那将其放在一个望之俨然的文章中,能看得出来作者非常缺少网感,把网友的皮里阳秋当成了可以支持文章论点立场的依据。在这一点上,可以大笑三声,不算冒犯陈老师。网络评论区,三教九流杂处,有人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范,也有人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只要网感到位,对真真假假的网帖跟评自不难分辨。最怕的就是陈老师这种生疏情况,错认反话,好心引用,好比给潘东子挂上拉布布,着实是大意了。陈老师的光明时评,有没有“文章合为时而作”,那是另外一个话题。眼下的话题就是,从“流水线无偿加班”网帖及其论据功能,去套一个大帽子耻笑或批斗,都不合适。也许恰当的态度就是,这是一个因作者网感欠奉引发的笑话,适合笑而不是批。着了网友的道,这个让人发笑的论据使用,确实会低消该篇光明时评的引导效力,但会不会让这个系列评论的功效毁于一旦,那就不清楚了。至少,那位网友埋下的暗桩,让陈老师大意失荆州,离中国新闻奖远了一大步。笑话催生黑料,有时候让专家唯恐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