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言論風波,台灣捲入中日角力為何力求低調?

Wait 5 sec.

圖像來源,AFP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 潘柏林Role, BBC中文特約記者Reporting from 台北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態「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引發中日外交危機。她被視為「最具親台象徵」,曾公開表示蔡英文是「我憧憬的女性」,上任前也曾訪問台灣與賴清德會面。台灣這次成為「被提起」的對象,突然捲入了中日角力,執政的民進黨對此沒有積極發言,分析指台灣政府力求低調,避免挑起中方的民族情緒、激起北京向台灣作「懲罰式」反制。在野國民黨內部則對高市的言論態度分歧,有「老一代」政治人物批評日方言論,新任黨主席就態度溫和,分析認為「友日」已經成為國民黨新一代領導階層的新戰略底色。有學者表示,「台灣有事」一直在日本政府的決策考慮內,只是以往「只做不說」。今次高市以首相身份說出來,觸碰中國的紅線,令中日關係跌至2014年恢復交流後最嚴峻的局面,短期內不利台日關係發展。中日外交戰升溫:高市早苗內閣接連出招 日本正往「正常化國家」邁進嗎?高市早苗台灣言論與中日外交風波:中國旅遊警示會給日本帶來甚麼?「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市早苗發言引發中日外交風波,北京將如何反制台灣成「被提起」的對象?圖像來源,Taiwan President Office圖像加註文字,高市早苗2025年四月以眾議員之姿訪問台灣,並與台灣總統賴清德碰面。此次中日外交風波,賴清德發言聲援高市。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論後,總統賴清德事隔十日、在11月17日回應事件。他表示,美國駐日大使肯定高市早苗在國會的發言有助於增進美國與日本關係,也有助於區域和平穩定,呼籲中國不要成為區域和平穩定的「麻煩製造者」。他特別呼籲台灣在野黨應該尊重日本國內政治,也要注意區域發展,不宜負面解讀日本的政治工作。台灣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強調,台灣從來就不是問題,台灣是解答。台灣要跟國際社會成員一起合作,維持區域或台海和平穩定。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教授、政大安倍晉三研究中心主任李世暉向BBC中文表示,目前民進黨定調是他國事務最好不要隨意發言,尤其台灣曾是日本的殖民地,如果在今次風波積極發言,反而會挑起中國的民族主義,演化成更大危機。Skip 熱讀 and continue reading熱讀英格蘭教會小學禁止《Kpop獵魔女團》歌曲進校園中日外交戰升溫:高市早苗內閣接連出招 日本正往「正常化國家」邁進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市早苗發言引發中日外交風波,北京將如何反制高市早苗台灣言論與中日外交風波:中國旅遊警示會給日本帶來甚麼?End of 熱讀「讓一個(台海)安全問題,回歸到很難去產生共識的歷史問題,它會變成更複雜,民族主義又更容易被挑起,兩岸關係、中日關係會面臨更複雜的狀況。」他認為對台灣而言,最佳處理方式讓中日雙方高層解決,台灣作為「被提起」的對象,不宜發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泉忠向BBC中文表示,在中日已經拱上的時刻,台灣應該選擇低調,因為相比起日本,北京更易向台灣作所謂「懲罰式」的反制。但他認為賴清德在處理兩岸問題時,不如蔡英文謹慎,容易激怒北京。新華社在11月18日發表評論,批評賴清德對日本右翼政客投懷送抱,配合其為軍國主義招魂。國台辦在翌日批評民進黨是「倚外謀獨」。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體材料Play video, "中日關係趨緊: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引北京強烈反彈 日本外務省官員赴華磋商", 節目全長 3,3703:37音頻加註文字,BBC駐中國記者碧嘉蘭(Laura Bicker)分析為何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引起北京強烈反彈。短期不利台日關係林泉忠分析,「台灣有事」一直在日本政府的決策考慮內,只是以往「只做不說」。過去日本領導人穩住中日關係,有助發展對台關係,例如石破茂任內穩健推進對台關係,林佳龍成為台日斷交53年以來,首名訪日行程「被公開」的台灣外交部長。今年9月和10月,日本農林水產副大臣瀧波宏文、環境省副大臣中田宏先後訪問台灣,是事隔8年有副大臣級別日本官員訪台。他指出,當中日關係急劇惡化,短期反而不利台日關係發展, 「像副大臣訪台這種事情,我相信至少短期內是不會發生的」。學者李世暉同意在風波未平息前,台日關係發展可能會沉靜下來,因為日本不希望中日關係出現不可逆轉的惡化。但他觀察到,以往何謂違反「一個中國」的解釋權,是中國說了算,但現在東京開始取回解釋權,例如高市早苗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PEC)期間與台灣代表林信義會晤,視為民間交流。他認為,當解釋權逐漸朝東京移動,長遠台日關係有機會往下一個階段發展,例如訪台的日本官員會否突破現有副大臣的層級,「台灣的部長(林佳龍)以休假方式去日本訪問,日本的大臣能不能用休假方式來台灣訪問呢?」藍營態度不一圖像來源,AFP圖像加註文字,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對於高市早苗言論態度溫和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在國民黨陣營引發不同意見。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批評高市早苗「躁進言行」,擔心讓台灣陷入險境,他指高市積極介入台海的態度,難免讓人產生日本右翼軍國主義的復辟聯想。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亦批評高市的言論不僅挑釁,更把台灣推向危險邊緣,批評「台海的事,關妳日本人什麼事?」,並強調「台灣早不是日本殖民地」。而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未有直接批評高市早苗,她在11月13日會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兩人一致表示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是台日共同努力方向。片山和之更邀請鄭麗文以國民黨主席身分訪日。隨後鄭麗文在11月17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台海穩定,整個區域才安心,強調「台灣沒事,日本沒事」。學者林泉忠分析,馬英九和洪秀柱是國民黨老一代領導,多少存在一些仇日歷史觀。而藍營新一代本省為主領導人則沒有仇日情緒,9月國民黨便有27位立委大舉訪日,當中既有本土派,亦有親中派。他認為「友日」已經成為國民黨的新戰略底色,而鄭麗文定位與上一代領導層不同,「她是屬於親中派,又是友日派,對她來講(立場)並不矛盾,是北京覺得她矛盾」。學者李世暉表示,對台灣執政黨而言,最重要處理三個對外關係:台美、台日和兩岸關係。若國民黨未來想要執政,必須思考如何因應新的外在環境,包括美日對台海的立場。他指出,國民黨的表態影響未來可能執政時,對三邊關係的立場,「如果你對日本採取嚴峻的立場,可是日美又是綁在一起的,是不是你最後只能選擇跟中國?如果是這樣的話,會讓多數台灣人有怎樣的想法?」李世暉認為,現時國民黨內發表比較批判高市早苗言論的人,可能已是未來不會進入執政團隊的人,而未來有機會進入執政團隊的人,會更審慎思考這個問題。「敵人」還是同胞?二戰「台灣籍日本兵」的雙重身份認同之爭「我們不是朋友」:二戰前夕的大屠殺,至今陰影籠罩中日關係日本投降80週年:這群香港老人堅持向日本索賠軍票最具「親台象徵」的日本政治人物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體材料Play video, "「鐵娘子」高市早苗:日本有望誕生第一位女首相", 節目全長 5,5505:55音頻加註文字,日本有望迎來第一位女首相:「鐵娘子」、安倍路線繼承人高市早苗是誰?高市早苗被外界視為現今日本政壇最具「親台象徵」的政治人物,繼承安倍晉三的親台路線,2021年10月日本舉行眾議院大選,主導制訂自民黨政見的高市早苗將台灣列入共享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觀的國家,她亦支持台灣加入CPTPP、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她在2021年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時,形容台灣時任總統蔡英文有堅毅不屈精神,是「我憧憬的女性」。而安倍晉三遇刺後,蔡英文派出時任副總統賴清德到日本赴日弔唁。今年4月高市早苗以國會議員身份訪問台灣,她與總統賴清德會晤時表示,台灣和日本都是島國,面臨一樣處境與問題。日本貿易量高度仰賴海運,一旦周邊有事,海上航路受到威脅,將攸關日本生死存亡。訪台期間,她提到日本、台灣、歐洲各國、澳洲、印度等有共同自由民主理念的國家,會變成類似準軍事同盟的關係,互相防衛才能保障安全。今年9月高市早苗參選自民黨總裁時,也表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上任成為首相後,在APEC會議期間與台灣代表林信義會晤25分鐘,並在社交平台高調上傳合照,並稱「期盼深化日台實質合作」。學者李世暉分析,今次高市早苗提出「台灣有事」論,是在國會被質詢期間,回應在野黨議員,現階段是口頭說法。最重要觀察是明年高市早苗主導研究的「安保三文書」,會否把「台灣有事」論放進去,「其實在日本,你只有化成官方文件才有影響力,才是政策」。他指出,若日本明年把「台灣有事」變成政策文件一部分,對台灣、中國、日本產生重大的戰略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