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财华社一夜之间,硅谷和华尔街风向变了,风头一时无两的英伟达(NVDA.US)惨遭抛弃。孙正义的软银急需资金周转投入到OpenAI,毫不犹豫地于10月清仓英伟达,套现58.3亿美元,要知道就连减持阿里巴巴(BABA.US),孙正义也还小心翼翼地用金融衍生品被动减持,生怕后悔,但是对英伟达,却完全没这顾虑,或许也反映拿捏着孙正义的软银大股东,对英伟达高昂的股价开始寝食难安。20世纪末与马斯克一起创办贝宝(PYPL.US)、第一波参与Facebook投资的硅谷传奇Peter Thiel,也与软银有同一想法,于2025年第3季清仓了他所持的所有英伟达股份,这可是占他那个著名的对冲基金高达四成的重要仓位。刚刚才在第2季大手加仓的桥水基金,忽然在第3季大幅减持六成半的英伟达仓位。此外,《大空头》原型、思考者Michael Burry,虽未直接减持存量股票,却通过看跌期权做空英伟达,间接看空。其他大型机构也在减持英伟达,包括巴克莱、瑞银、花旗、美银、汇控等等,就连黄仁勋,也在持续减持,当然,黄仁勋减持有可能是个人的财务原因,而非看淡公司前景。有卖就有买,大家伙都在减持之际,到底谁还在买入英伟达?谁在买入英伟达?Wind的数据显示,英伟达最近五个交易日的股价累计跌幅为6.25%,相比之下,获巴菲特看好的谷歌,无论A类股还是C类股,最近五个交易日的累计跌幅均约为1.8%,微软(MSFT.US)约涨0.29%,英伟达明显跑输。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波“空头”力量比较勇猛,多头的力量相对薄弱,也促使英伟达最近的股价表现落后于其他的大型科技股,不过,仍有不少机构看好英伟达。当前市值最高的七家美国科技巨头,背后的三大股东均由几家金融机构把持,其中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先锋领航总是以“老大哥”的姿态稳居第一,顶尖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为永恒老二,而托管行及资产管理机构道富则排名第三。从Whalewisdom的数据来看,股东结构最为分散的谷歌、微软(MSFT.US)、苹果(AAPL.US),前三大股东都是先锋领航、贝莱德和道富,而创始人或是主要管理层控制最大权益的特斯拉(TSLA.US)、亚马逊(AMZN.US)、Meta(META.US),第一大股东分别为马斯克、贝佐斯和扎克伯格,而第二大股东至第四大股东,依然是永恒不变的先锋领航、贝莱德和道富,这三大股东连排名也是不大变的,高踞“七姐妹”的重要股东席位。英伟达则稍有不同,第一大股东依然是先锋领航,第二大股东为贝莱德,第三大股东则为另一家资管机构富达(FMR),道富排到了第四。Whalewisdom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3季,英伟达的四大股东中,先锋领航减持了891万股、富达减持了1,527万股,而第二大股东贝莱德和道富则分别加仓1,947万股和182万股。此外,其他机构也在增持,包括Geode Capital、摩根大通、高盛等,这些机构也在英伟达中持有比较大的权益。英伟达的风险与机遇英伟达即将于11月19日盘后公布10月季绩,在短期内将引发其股价波动,除此以外,从长远来看,对英伟达该看空还是看涨?我们认为,华尔街现阶段不看好英伟达,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股价累计涨幅太高,担心其未来的增长可能无法验证之前的涨幅是合理的,于是进行调整。更关键的一点是,在AI发展大浪盖过来之际,站在供应链前端的英伟达率先得益,其GPU将是各大巨头打造数据中心的关键产品,但是在AI发展成型后,那些前期大举投入资本开支而遭遇巨额亏损的应用层科技巨头,将因为“飞轮效应”而实现盈利攀升,并持续产生收益。当然,在应用层发展起来后,英伟达等芯片供应商依然会扮演供应商的角色,并且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而继续保持订单的增长,只是随着应用层的发展和成熟,这些科技服务供应商的边际成本将下降而实现高速盈利增长,这反过来对芯片的需求会出现边际递减,英伟达的芯片需求增长可能出现放缓,这可能是众多大机构不看好英伟达更长远前景的逻辑。更何况,巨头们斥巨资买芯片这一举动是否能带来高回报,尚是未知之数,当投资者审视英伟达的高估值时,也不由得担心巨头们会不会在某一天醒悟过来,不买了。此外,面对英伟达上游产能紧张的现状,大客户开始倾向于分散化供应,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获货效率,例如转向英伟达的竞争对手AMD(AMD.US),甚至自己造芯,例如据传马斯克就打算自己造芯。英伟达还面对地缘风险,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将削弱其竞争优势。不过,英伟达仍有着实实在在的利好因素支撑。不论是Meta,还是OpenAI,万亿AI基建投资是真金白银的支出,也意味着至少在当下,英伟达的订单是真实存在并且能够变现的。英伟达已建立从数据中心GPU到CUDA软件平台的完整生态,而且不断地扩展AI领域的外延,而不仅仅是供应行业领先的GPU,还能延伸到更广泛的链条和服务,而形成更为强大的技术集群,巩固其在AI时代的技术和生态优势。结语纵观此番机构抛售潮,其背后更直接的动力,或许源自短期市场情绪的集中释放。当一只股票在狂热的追捧下估值高企,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获利盘了结的导火索。软银的果断清仓、Peter Thiel与桥水的迅速转向,乃至Michael Burry的做空,这些举动共同营造了一种“拥挤交易”正在瓦解的市场氛围,在由算法和量化模型主导的交易环境中被急剧放大,进一步加深了投资者的恐慌与疑虑。这种情绪化的抛售,解释了为何在Meta、OpenAI等巨头真金白银投入万亿AI基建的当下,英伟达的股价却与基本面出现短暂背离。市场正在经历一个从极端乐观到审慎观望的情绪切换期,急于为高估值寻找一个更具说服力的新支点。英伟达即将发布的季报,正是这样一个关键节点。它不仅是检验业绩的试金石,更是重塑市场情绪的信号弹。一份超预期的答卷足以迅速扭转当前的悲观叙事,证明其增长动能依旧强劲;而任何疲软则可能加剧情绪的恶化。因此,当前的波动更像是一场情绪与价值的激烈博弈。长期的AI叙事依然宏大,但短期的市场情绪却如疾风骤雨。对于英伟达而言,穿越这片情绪的迷雾,向市场证明自己不仅能造出最好的“铲子”,更能持续从AI金矿中收获真金,是其平息争议、重拾涨势的关键。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