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7)日出席「第35屆臺日工程技術研討會開幕典禮」時表示,今(2025)年研討會主題為「科技引領、永續新程」,共計20個專業分組、60名以上日本專家擔任講師、針對50項議題進行討論,研討議題涵蓋國家公園、地熱能、公路工程及原子能科技應用等。此次研討會聚集多位日本重量級專家學者及貴賓來訪,顯示日本工程界對臺灣的重視,期盼未來臺日雙方在工程方面持續交流學習,以集體力量向外爭取更多合作機會,讓臺日「強強聯手」走向世界。卓院長表示,臺灣與日本在「地理上不遠,感情上更近」,今年9月花蓮發生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藉由日本贈送的「投入式(浮標型)水位計」,讓臺灣政府能更加精準地監測堰塞湖水位,即時掌握第一手情況,替花蓮光復鄉居民及前往救災的50萬人次志工帶來更多安全保障,他要代表臺灣政府與人民向日本表達由衷的感謝;此外,COVID-19疫情爆發之初,日本更慷慨捐贈龐大數量的疫苗,讓臺灣人民感受到被關懷及重視的心情,這樣的情感也深深留在臺灣人民心中。卓院長感謝日前日本政府頒授「旭日大綬章」予謝長廷前駐日大使,由日本天皇親自授勳,並由高市早苗首相頒發證書,這不僅是謝大使與臺灣的榮幸,更是日本政府對臺日近年各項交流成果的肯定;此外,高市早苗首相於今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上親自接見臺灣林信義代表,也再次展現臺日雙方的緊密關係。卓院長表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川合現副代表今年7月剛到任,期盼川合現副代表能將臺灣當作自己的家,並為臺日交流開啟新一頁篇章;而此次日本代表團團長阿部忠教授是公路與橋梁專家,時常來臺灣擔任客座教授及出席研討會,也期盼阿部忠教授搭起臺日橋梁,促進雙方交流。卓院長說,臺灣北部相當重要的一項橋梁工程「淡江大橋」,是全球最大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即將在明(2026)年5月通車,歡迎大家在明年第36屆研討會舉辦時前往參觀,同時遊覽淡水、八里等地。此外,卓院長提到,今年日方專題演講人北森武彥教授,長年致力於臺日雙方產學合作研究,他最知名的研究就是促成清華大學、東京大學與日方產業界協力發展「桌上型化學工廠」,大幅縮減廠房體積、製程時間、碳排放及能源消耗,開啟化工產業的新世代綠色革命。卓院長指出,臺日不僅在產業、經濟、文化及旅遊等方面展開交流,雙方更致力於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臺灣會展現保護國家主權及安全的能力與責任,也期盼與全世界理念相近的國家站在一起,為自由、民主及人權奮鬥。卓院長強調,臺灣深知自己對全球科技領域及製造業負有責任,因此在既有能源之外,政府也會嘗試開發各種新式能源,確保民生及產業用電充足,維持臺灣能源穩定。此外,臺日雙方過往在工程方面,已有許多成功合作的海外案例,例如印尼雅加達捷運系統及菲律賓南北通勤鐵路等;面對新的全球關稅貿易秩序,臺日雙方更要在工程方面持續交流學習,並運用雙方產業互補性,以集體力量向外爭取更多合作機會,讓臺日「強強聯手」,走向世界。最後,卓院長感謝主辦單位中國工程師學會,讓臺日工程界先進齊聚一堂,積極提升本土工程技術,並結合海內外企業與人才,促進新技術及新工法引進生根,讓臺日雙方工程技術持續向前邁進。9、此行,卓院長抵達後,首先聽取主持人宣讀總統賀電。致詞結束後,卓院長與行政院李慧芝發言人、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李怡德副主委、臺灣日本關係協會蘇嘉全會長、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川合現副代表、中國工程師學會楊宗興理事長及謝牧謙顧問、日方總領隊楊馬田理事長、日方團長阿部忠教授及副團長長坂徹也教授、臺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鄭運鵬董事長、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高梓木院長等人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