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元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元创股份”)将主板IPO上会,公开发行不超过1960万股。笔者注意到,2024年,元创股份在营收端交出了同比增长18.19%的扩张成绩单,然而净利润却反向同比下滑 12.94%,“增收不增利”的矛盾表现格外突出。这一背离不仅暴露了公司当前盈利端的压力,更让市场对其未来能否实现营收与利润协同增长、具备可持续成长性产生了深切担忧。元创股份此次IPO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产、技术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扩产项目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的必要性值得商榷。据悉,报告期内,公司履带板的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均在下滑,特别是产能利用率始终未突破73%,而在此背景之下,公司却仍大举扩产,其合理性存疑;补流方面,公司的货币资金规模始终远超短期借款,2024年货币资金更是短期借款的5.63倍,短期偿债压力极小,资金链安全稳固,并且公司始终在经营性现金方面净流入,三年合计净流入54955.9万元,年均净流入超1.8亿元,在此背景下,公司仍将补充流动资金列为募投方向,其合理性也值得商榷。增收不增利,客户集中度高元创股份主营业务为橡胶履带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农用机械橡胶履带、工程机械橡胶履带和橡胶履带板,作为联合收割机、挖掘机、装载机、摊铺机等多种履带式农用或工程机械的行走部件,最终应用于农业生产、工程施工等不同应用领域。2022年-2024年(下称“报告期”),元创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6065.95万元、114147.79万元、134907.6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3889.57万元、17764.97万元、15466.1万元,2024年元创股份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8.19%,可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12.94%,增收降利的现象十分明显。从产品上看,元创股份主要拥有农用履带、工程履带、履带板等产品,其中农用履带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2127.23万元、55562.48万元、71535.24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49.86%、48.89%、53.5%,为公司最重要的产品,具体情况如下:需要指出的是,元创股份上述的产品主要是销售至公司的前五大客户。报告期内,元创股份向前五大客户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3156.94万元、53147.98万元、67367.37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0.1%、46.56%、49.94%,虽2023年略有下降,但2024年再度逼近50%,整体维持在极高水平,存在明显的客户集中风险。对此,元创股份表示,公司与主要客户已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如果未来发生主要客户自身经营不利变动,或公司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生产交货等方面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等事项,可能导致主要客户订单大幅减少或停止与公司的合作,进而对公司经营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募投项目存疑元创股份此次IPO欲募集48513.17万元分别用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技术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具体情况如下:笔者注意到,对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补流项目的合理性值得商榷。首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元创股份将新增55万条橡胶履带及160万块橡胶履带板。需要说明的是,报告期内,元创股份履带板产能呈萎缩趋势,2022年-2024年分别为165.83万块、153.04万块、153.04万块;产量下滑更为明显,同期分别为 120.2万块、103.81万块、97.76万块,2024年产量较2022年减少18.67%,反映出履带板市场需求或公司产品竞争力正逐步减弱。更关键的是,履带板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2022年-2024年分别为72.48%、67.83%、63.88%,始终未突破73%,且逐年下降,意味着现有产能尚未充分释放,存在明显的产能闲置。在此背景下,公司仍计划新增160万块履带板产能,相当于2024年现有产能(153.04万块)的1.05倍,其合理性或许亟待公司进一步解释。其次,关于6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截至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元创股份的货币资金分别为2.53亿元、3.09亿元、4.57亿元,短期借款分别为6705.64万元、980.94万元、8116.77万元,这也意味着,公司的货币资金规模始终远超短期借款,2024年货币资金更是短期借款的5.63倍,短期偿债压力极小,资金链安全稳固。从现金流稳定性看,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始终保持净流入,2022年-2024年分别为15852.85万元、23826.4万元、15276.65万元,三年合计净流入54955.9万元,年均净流入超1.8亿元。通常而言,企业募资补充流动资金的核心目的是缓解资金缺口、优化现金流结构,但元创股份既无短期资金紧张压力,又有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支撑,在此情况下仍计划募资6000万元补流,其募资必要性与合理性亟待公司进一步披露具体依据。(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