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8月底公布影片,一頭雄梅花鹿遭遊蕩犬圍攻重傷不治,再度凸顯犬隻氾濫問題。政府為解決此一問題,計畫於國有林地設置遊蕩犬「衛星收容所」的方案,台灣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學會今(22)日與多個保育團體發布聯合聲明,表達嚴正反對。該學會指出,此舉是犧牲珍貴森林生態與野生動物棲地的本末倒置政策,將對石虎、穿山甲等瀕危物種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學會主張,解決遊蕩動物問題應回歸源頭管理,而非以破壞生態來製造新的環境危機。台灣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學會表示,遊蕩犬貓對台灣野生動物的衝擊已極其嚴重。根據農業部統計,從2019年至2022年, documented的野生動物遭遊蕩犬攻擊致死案例已超過200件,受害者包含石虎、穿山甲等瀕危物種,而未被發現的黑數更難以估計。學會指出,壽山山羌族群因此幾近滅絕,草鴞育雛巢區遭干擾、梅花鹿遭狗群撕咬的事件歷歷在目,顯示遊蕩犬貓問題亟待解決,但前提必須是「不再犧牲生態」。台灣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學會主張,森林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與提供棲地等多重功能,維護森林是台灣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核心任務。若為興建收容所而毀林,不僅與國際保育趨勢背道而馳,也會嚴重破壞原生棲地。學會強調,即便是非林地的國有林地,也同樣具備生態功能,是石虎、草鴞等保育類動物的重要活動空間,不應被侵占。台灣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學會進一步指出,在國有林地興建收容所,將因邊緣效應加劇外來種入侵與棲地破碎化,設施帶來的人為活動也會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讓受保護的野生動物面臨多重威脅。同時,若採取開放式收容,收容所內的犬隻福祉也堪慮,牠們將承受惡劣氣候、疾病交叉感染與互相攻擊的風險,這是動物保護的倒退。此外,學會也從政策效益提出質疑。若收容所未能落實人道管理與周轉機制,僅是將犬隻「長期存放」,將造成龐大的資源錯置。以現行經費估算,每隻犬在收容所收容10年,耗費可能高達67萬元以上。這樣的政策不僅無法改善犬隻的生命福祉,更排擠了其他動物救援所需的資源。台灣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學會強調,遊蕩動物管理的根本之道,應在於強化飼主責任、落實晶片登記、嚴禁棄養、普及絕育、禁止餵食,並提高現有收容所的周轉率。學會嚴正呼籲,施政應以保育為本,國有地應優先保護原生動物,唯有讓犬貓回歸有人負責的管理體系,同時守護森林與野生動物的家園,台灣才能真正邁向「犬貓安居、生態永續」的社會。延伸閱讀:馬太鞍溪堰塞湖恐9/23溢流 賴總統指示隨時監控國道自撞火燒車!大車駕駛英勇救出73歲老翁 送醫無大礙樺加沙強颱猛襲東半部!氣象署:恐現12級狂風、300毫米豪雨于朦朧墜樓案引發討論「竟遭小粉紅嘲諷」!台網氣炸:真相不該被掩蓋「2025高雄奶茶節」兩日吸逾10萬人潮 紅太陽奪下票選「人氣王」 馬頭山廢棄物逾期未清 高市環保局進場代清並追訴求償行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