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不是会不会用AI,而是会不会“向AI提问”

Wait 5 sec.

用AI不难,难的是问出让它“聪明起来”的问题。这篇文章讲透了为什么“提问力”才是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看完你会重新审视自己和AI的关系。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不是会不会用AI,而是会不会“向AI提问”应届生小周最近很烦恼:打开AI想让它帮忙改简历,输入“帮我优化下简历”,结果AI返回的内容泛泛而谈,跟网上的模板没什么差别;眼看要面试新媒体岗位,想找个人陪练却找不到,对着镜子练习总觉得不真实——他盯着AI输入框叹气:“难道AI只是个摆设?”其实不是AI没用,是小周没掌握与AI“有效沟通”的秘诀。那些能让AI变身“面试教练”“笔记助手”“职业顾问”的人,靠的不是懂技术,而是一句精准的“提示词(Prompt)”。今天就用3个小故事,告诉你怎么用提示词让AI帮你解决实际问题,即使你对技术一窍不通。先搞懂:为什么你的AI总是“答非所问”?差的是“精准表达”的能力小周后来跟做运营的学姐吐槽,学姐听后笑了:“你让AI改简历,就像让朋友帮你带奶茶只说‘带杯奶茶’——他怎么会知道你要三分糖、少冰,还是不要椰果?”这番话点醒了小周。原来与AI打交道,核心是把“**需求说清楚**”:你是谁、要做什么、有什么具体要求,这三点说明白,AI就不会“答非所问”。学姐给小周举了个例子:“你之前说‘帮我优化简历’,不如改成‘我是应届生,应聘新媒体运营,简历里有校园公众号运营经历(附上具体内容),请帮我突出活动策划和阅读量提升的细节,语言要简洁’——试试这样说明。”小周照做后,AI果然给出了具体建议:“可以补充‘策划校园读书节推文,通过话题标签#大学生书单推荐 提升阅读量200%’,用数据体现能力”。这时他才明白,所谓“提示词”,根本不是什么高深技术,就是给AI的“清晰指令书”,帮它准确理解你的需求。3个真实场景:用提示词让AI解决你的“急难愁盼”无论是面试准备、资料整理,还是职业迷茫,只要找对“说话方式”,AI就能帮你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下面这3个场景,可能你也遇到过。场景一:面试前没人陪练?让AI当你的“专属面试官”小周准备新媒体运营面试时,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面试官会问什么”。朋友要么没时间,要么不懂行,陪练时总问不到点子上。学姐教他给AI“设定角色”:“你告诉AI,让它扮演‘资深新媒体面试官Elian’,根据你的简历提问,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小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AI中输入:“我应聘新媒体运营,简历中写了‘运营校园公众号,3个月粉丝从500涨到2000’(附完整简历),请你扮演面试官Elian,针对我的项目经历和业务能力,逐一提问,帮我模拟面试。”几秒钟后,AI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你提到公众号粉丝3个月增长了1500,当时主要做了哪些内容调整?比如选题方向或标题风格,有没有具体案例?”小周回答时漏掉了“用户调研”环节,AI接着追问:“在调整内容前,你是否做过粉丝偏好调研?比如通过问卷或留言分析,确定用户喜欢的内容类型?”就这样一问一答,小周不仅梳理清楚了自己的经历,还发现了回答中的漏洞。实际面试时,HR提出的问题有一半与AI模拟的重合,他回答得流畅而具体,最终顺利拿到了offer。场景二:PPT信息太杂乱?AI帮你把重点“嚼碎了喂给你”职场新人小林最近也被一个问题困扰:老板发的《产品营销方案》PPT有20多页,满屏都是文字和数据,他熬夜抄笔记到凌晨,第二天开会还是记不住重点。同事建议他:“试试让AI帮你整理,关键是说清楚‘你是谁’和‘需要什么’。”小林是产品助理,需要从PPT中提炼“目标用户画像”和“推广渠道”两个核心部分,并标出关键数据。于是他给AI发出指令:“我是产品助理,需要将《产品营销方案》PPT中的‘目标用户画像’和‘推广渠道’整理成笔记,重点标出关键数据(如用户年龄占比、渠道转化率),语言简洁,不需要多余解释。”半小时后,AI提供了一份清晰的笔记:“一、目标用户画像:1. 年龄:25-35岁占比68%(核心人群);2. 需求:注重性价比,每月消费1000-2000元…二、推广渠道:1. 小红书:转化率12%(主推内容:产品测评);2. 抖音:转化率8%(主推形式:短视频剧情)…”小林再也不用熬夜抄笔记,开会时拿着这份笔记,思路清晰多了。场景三:毕业不知道找什么工作?AI帮你“查行情、指方向”英语专业的小苏,毕业后在家待了3个月,刷招聘软件刷到眼花:一会儿看跨境电商,一会儿看英语教研,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也不清楚薪资行情。她偶然看到“AI职业规划”的说法,抱着试试的心态,给AI发了一段提示词。“我是英语专业毕业生,有1年家教经验,擅长与人沟通,现在想在北京找工作。请帮我分析3个适合我的职业方向,每个方向说明:1. 核心工作内容;2. 月薪范围;3. 需要具备的技能;4. 目前招聘市场的需求情况(如是否扩招)。”AI的回复让小苏豁然开朗:“1. 跨境电商运营:核心是对接海外客户、选品上架,月薪8k-12k,需会用Excel做数据统计+基础英语沟通,目前北京多家跨境公司在扩招…2. 少儿英语教研:负责课程设计和课件开发,月薪7k-11k,需懂儿童心理+课程设计逻辑,需求稳定…3. 外贸跟单:处理订单流程、跟进物流,月薪6k-10k,需熟悉外贸流程,适合细心的人…”小苏根据这个建议,重点投递了跨境电商运营岗位,不到两周就收到了面试邀请——原来需要花费几天时间查询的招聘信息,AI用几分钟就整理得清清楚楚。4个“说清需求”的小技巧,记住就能用其实不需要死记硬背上面的案例,掌握这4个小技巧,你也能写出让AI准确回应的提示词:1. 先亮身份:告诉AI“你是谁”,例如“我是应届生”“我是产品助理”,它才能根据你的身份匹配需求——就像小周说“我应聘新媒体运营”,AI才会聚焦运营相关问题。2. 给AI分配角色:明确让AI扮演什么角色,比如“资深面试官”“PPT整理师”“职业顾问”,角色越具体,AI的回应越精准。3. 把事情说透彻:不要用“帮我弄PPT”这种模糊表达,要像小林那样说明“整理PPT中的‘目标用户画像’和‘推广渠道’”,让AI知道具体要做什么。4. 添加细节要求:例如“标出关键数据”“语言简洁”“不要超过3个方向”,这些细节能让AI的输出更符合你的预期。结语:AI不是“技术人士的专利”小周拿到offer后,对学姐说:“以前总觉得AI是程序员才会用的东西,没想到我这种不懂技术的人,也能让它帮我解决面试问题。”其实AI就像一个“万能助手”,你不需要懂它的原理,只要学会“说清需求”——也就是用好提示词,它就能帮你搞定面试、整理资料、规划职业,把以前需要几天完成的事情,压缩到半小时内。下次再打开AI工具,不要再简单说“帮我弄一下”了。试试先说明“你是谁”“要做什么”“有什么要求”,说不定你也会像小周、小林、小苏一样,惊叹道:“原来AI这么好用!”本文由 @吴叉叉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