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來源,Getty Images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 陳岩Role, BBC中文北京時間9月19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這是今年以來也是特朗普第二次當選以來兩國領導人第三次通話。會後,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發文稱,特朗普表示與習近平的通話「卓有成效」(productive)。他表示,雙方將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面。韓國媒體也引述該國外交部官員表示,韓國和中國正就以下月在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為契機,安排韓國總統李在明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的事宜協調溝通。這是習近平可能赴韓國參加此次峰會的最新消息。特朗普在通話中還表示,雙方同意,「我將在明年年初訪問中國,而習近平主席也將在適當的時候訪問美國」。中國新華社通稿中並未透露兩人即將會面的信息。但提及已過去半個月的「九三閱兵」,並表示,中方邀請美國飛虎隊成員遺屬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看閱兵儀式,不會忘記美國在抗戰中提供的寶貴支持。Skip 熱讀 and continue reading熱讀一文看清習近平特朗普三次通話:中美元首電話外交奏效嗎?預製菜之爭:民眾和餐飲專家在關心什麼?查理·柯克槍擊案後,美國為何處於危險的十字路口?亞馬遜巨型魚最終製成奢華手袋,但誰真正獲利?End of 熱讀對比兩人在今年6月5日通話後的中方通稿,本次增加了較為積極的表態——「通話是務實、積極、建設性的」,稱習近平和特朗普就當前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中方通稿這次也沒有強調習近平是應邀通話。另一個備受關注的議題是TikTok出售。中方新聞通稿稱,習近平表示,「中國政府尊重企業意願,樂見企業在符合市場規則基礎上做好商業談判,達成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利益平衡的解決方案。」特朗普將這通電話形容為「非常好」,並補充說雙方「還會再進行一次電話交談」。「我們在許多非常重要的問題上取得了進展,包括貿易、芬太尼、需要結束俄烏戰爭,以及對TikTok交易的批准。」「這是一通非常好的電話,我們還會再通電話,感謝對TikTok的批准,雙方都期待在APEC會面!」中美雙方談判團隊本週在西班牙馬德里已達成框架性協議,此後外界廣泛認為,TikTok美國業務很可能出售給美國企業財團,但核心算法以授權而非出讓的方式,滿足中國的法律和利益需求。目前尚不清楚,除本週早些時候特朗普所稱雙方已達成的「框架」之外,今天的通話是否在該協議上取得了更具體的突破。值得一提的是,在兩位領導人通話前一天,《華盛頓郵報》援引五名知情人士報道,特朗普在今年夏天拒絕批准一項價值超過4億美元的對台軍事援助計劃,以幫助積極推進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和潛在的「習特會」。英國《金融時報》則透露,中國在這次通話前決定終止對谷歌的反壟斷調查。《華盛頓郵報》援引消息人士稱,雖然特朗普仍可能改變主意,但這一決定被視為美國對台政策的重大轉變信號,體現了特朗普政府為推進美中貿易談判而在對台問題上採取的策略性調整。 白宮官員回應稱,關於該軍援計劃的最終決定尚未確定,而台灣駐美機構則拒絕對此置評。中國允許此前數月被禁止離境的富國銀行銀行家毛辰躍離境返回美國,也被認為是作為通話釋放善意信號。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圖像加註文字,2017年11月特朗普訪問中國,首日同習近平及夫人彭麗媛一同參觀故宮。八年來首次「國事訪問」?如果按照特朗普的說法,他將在明年初訪問中國,那麼意味著中美兩國領導人將進行八年來第一次「國事訪問」——上一次國事訪問依然是特朗普,他在2017年11月對中國的訪問,當時中方超規格接待,將其稱為「國事訪問+」,清空了故宮接待特朗普,並觀看了演出。但幾個月後中美爆發貿易戰,隨後雙邊關係更是急轉直下,雙方再未進行「國事訪問」級別的互訪,而是借助國際會議的多邊場合進行訪問和雙邊會談。比如,2023年11月,習近平訪問美國出席舊金山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並與拜登進行雙邊會談。國家領導人出訪一般有國事訪問、正式訪問以及工作訪問、私人訪問等幾種。其中,國事訪問是指國家元首應他國元首邀請進行的訪問,接待規格最高,一般都會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包括奏兩國國歌、檢閱儀仗隊、鳴放21響禮炮等。相比之下,「工作訪問」則用來談事情,一般禮儀從簡,不會安排很多其他活動。TikTok:「一波三折」TikTok問題源自特朗普第一任期,此後一直是中美關係中的重要議題。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末曾主張全面禁用TikTok,但未獲通過。繼任的拜登總統支持並通過了相關法案。今年1月18日法案生效前一天,TikTok為合規在美國短暫下線一天。1月19日,即特朗普開啓第二任期前一天,他表示將簽署行政命令,確保美國公司不會因托管TikTok而受懲罰。自那之後,特朗普四次推遲執行日期。特朗普自稱對TikTok態度轉變的關鍵在於,2024年總統大選中,年輕選民大量支持他,他認為TikTok對此起了積極作用。今年4月,一個方案浮出水面,即組建由美國主導的投資者聯盟收購TikTok在美資產。但同月,特朗普實施「解放日關稅」,與中國的關稅對抗使談判陷入僵局。之後雙方關係緩和,在歐洲展開一系列談判,但過程波折不斷,甚至到6月,中美因稀土禁運問題談判停滯。這使得TikTok6月5日,特朗普與習近平第二次通話破冰,稀土禁運得到一定程度地解決,使得雙方進一步談判,三個月後,TikTok有望成為首個獲得實際成果的議題。路透社援引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商業與經濟項目負責人斯科特·肯尼迪表示:「中國有效地把稀土當作大棒、把TikTok當作胡蘿蔔,局勢已大大傾向於他們。」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在日前一場公開活動中表示,中美從過去10年的衝突已意識到,完全脫鈎並不可行。根據過去幾輪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推斷,兩國可能在一般交往和商品領域相互妥協,達成一致的協議。但他指出,在一些實質性衝突上,尤其美國有意對中國進行技術和高端層面的遏制,雙方仍會採取相對脫鈎和對抗的姿態。此外,還有另一個層面上,雙方擱置爭議,採取模糊的態度,留待未來處理,「這裡面既有合作,有對抗,也有模糊」。圖像來源,Getty ImagesTikTok交易方案雛形此次通話前,在英國的新聞發佈會上,特朗普稱TikTok安排將「與中國協同完成」,且美國將因「促成這筆交易而獲得一筆附加費用(fee plus)」;同時他表示新版TikTok將由「清一色美國投資者」和「熱愛美國的公司」持有,但未正面回答是否需要新算法的問題交易的核心圍繞TikTok的推薦算法展開。這套讓TikTok風靡全球的技術至關重要,其他平台如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Shorts都曾試圖複製,但效果遠不及TikTok。字節跳動此前拒絕交出算法,但中國監管部門現已釋放信號,可能允許將算法授權給美國企業,而非完全轉讓。專家分析,美國版TikTok很可能採用「簡化版」軟件。雖然基本功能得以保留,但用戶體驗將受到影響,推薦內容的多樣性也會低於其他版本。對中國而言,這項交易具有重要戰略價值。字節跳動既能保留算法機密,又可繼續在美國市場獲利。更重要的是,這為其他中國企業提供了「TikTok模式」——通過技術授權方式進入美國市場。未來比亞迪進軍美國或寧德時代擴大對美供應都可能採用類似模式。此外,字節跳動2024年全球收入達390億美元,其中TikTok貢獻300億美元。「這項交易在紙面上或許可行——但實際運作上,始終籠罩在疑慮之下,」計算機專家科基爾·賈伊德卡(Kokil Jaidka)此前向BBC表示,「美版TikTok表面看起來一樣,但背後運作的是借來的程式碼、隔離的數據,以及可能瞬間消失的政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