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會面「倒計時」?習近平與特朗普的博弈與期望

Wait 5 sec.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 常思穎Role, BBC中文越來越多的分析認為,中美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同特朗普(川普)可能在近期實現面對面會晤。特朗普第二任期首度中美元首會面的時間、地點和議程還沒有任何官方信息,但近日兩國高層互動頻繁,外長/国务卿、防長、貿易代表頻繁通話或會談,分析指「雙邊關係趨向穩定」在為兩人會面創造良好氛圍。有智庫學者更以「川習峰會倒計時」為題呼籲華盛頓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有專家樂觀展望,稱中方或以「大排場、大訂單」迎接特朗普訪華。不過,兩人見面並不意味著中美關係大方向回轉,兩國仍將進行戰略性競爭。領導人會面或許只能就雙邊關係的方向達成共識。目前中美兩國仍在關稅、高科技產品以及稀土貿易等議題上拉鋸。今年八月,雙方表示將關稅休戰期延長90天,至11月中旬。中美高層密集互動最近的中美高層密集互動引發關注。Skip 熱讀 and continue reading熱讀中國大陸「考試移民」瞄向香港,引發DSE攻防戰美國副總統萬斯:向僱主舉報那些慶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中美馬德里經貿會談:「周五習特通話」TikTok爭議有望敲定查理·柯克遇害:曾與其辯論的劍橋大學生譴責槍擊事件End of 熱讀本月10日,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通話。雙方均都表示通話富有成效。中國外交部聲明稱,要「進一步發揮元首外交對中美關係的戰略引領作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盧比奧強調在一系列雙邊議題上保持「開放且具建設性的溝通」。9日,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Peter Hegseth)視頻通話。15日,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在西班牙馬德里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會談後宣佈,雙方同意就Tiktok問題達成框架性協議。這被視為多輪貿易談判后的重要突破,此前中方一直表示拒絕美方要求——將TikTok中國母公司的控股權出售給美國投資者。「一系列工作層級的活動增加顯示美中對話正在升溫,特朗普與習近平舉行峰會的可能性也在上升。」美國布魯金斯學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國中心研究員派帕特里夏·金(Patricia Kim)博士對BBC說。美國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國際關係教授朱志群也對BBC分析稱,「雙邊關係趨向穩定,顯然也在為領導下月峰會、甚至特朗普訪華鋪路。」今年10月在韓國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被視為兩人會面的重要時機,兩位領導人可能通過場外會議方式會晤。同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盟領導人峰會(ASEAN)是兩人會面的另一時機。特朗普甚至可能直接訪問中國。今年6月,習近平在電話中邀請他和第一夫人訪華,特朗普也回請了習。《華爾街日報》近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方外交官在過去兩個月來一直在積極地爭取促成特朗普訪華,「從而為習近平主席贏得一項重要的外交勝利」。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在博弈中期待見面過去幾個月,中美在關稅、高科技產品出口等領域針鋒相對,相互施加報復措施。幾場博弈的結果顯示,兩國都有能力對彼此、甚至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打擊。北京曾在美國高關稅壓力下一度暫停稀土和磁體對外出口,衝擊美國汽車、半導體、機器人等產業,進而影響全球供應鏈。美國政府則持續限制高端半導體產品和相關技術出口中國。雖然雙方都強調在這些領域加快自主產生,但實現這種願望尚需時日。「兩個經濟體仍然高度依賴,雙方都有意願避免互損,」朱志群說,「談為上策。」朱志群認為,中方願意談,並且會以「大排場、大訂單迎候,以滿足川普的虛榮心」。「儘管中國領導人言辭強硬,但他們並不希望與美國的關係徹底破裂,因為這將帶來嚴重的經濟和政治風險。」 金博士說。「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建立更強的溝通管道更符合中國的利益。」對於華盛頓,貿易是首要議題,但從更大的層面來說,這次潛在會面還提供了爭取長遠成果的「契機」,金博士在一篇題為「川習峰會倒計時」的文章中寫道:「美方可以利用這次機會爭取更持久的成果,包括設立經濟護欄、捍衛美國的核心利益,並且在可以合作的領域向中國施壓。」美國希望得到什麼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對華盛頓來説,美國產品對華出口是最緊迫的問題。美方希望中國開放市場,大量購買波音飛機、液化天然氣、農產品等。最近一系列跡象顯示,農產品出口正日益給特朗普政府帶來壓力。農民是他的重要支持者,但中西部各州的農民正在面臨困境。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美國農民高度依賴中國訂單。自5月下旬以來,中國一直抵制美國大豆,到今年秋收,中國仍未有採購訂單。其次,美國仍然嚴重依賴中國的稀土和磁體。如果中國再次限制出口,可能重創美國的科技、汽車等產業。另外,就Tiktok問題敲定協議也是美方所希望的。特朗普在15日最新一輪馬德里貿易談判后表示,將於本周五與習近平通話。特朗普曾在第一任期要求禁用 TikTok,但之後三次推遲了禁用期限,並在當選後表示感激Tiktok幫自己贏得了年輕人的支持。禁用期限在本週三到期。他近日對美國媒體表示,「我們現在正在就Tiktok進行談判,可能會禁掉,也可能……我不知道,這取決於中國。」中國希望得到什麼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對於北京,政治問題的重要程度可能高於貿易等議題。中國外長王毅9月10日與盧比奧通話時表示,「美方近來採取的消極言行,損害了中方正當權益,干涉了中國內政……尤其在台灣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美方務必謹言慎行。」中國防長董軍也在9日與赫格塞思視頻通話時表示,「任何『以武助獨』 『以台制華』圖謀和干涉都將被挫敗。」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高級研究員孫韻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國領導人希望利用其貿易籌碼來制定協議,爭取時間,以減輕政治和安全上的脆弱性。「特朗普對貿易的專注以及對敏感政治議題的漠視,正是北京長期以來希望美國領導人能展現的態度。」孫韻認為,中方希望美國能在某些支持台灣的政策上作出讓步,例如減少對台軍售,或更明確地表達美方反對台灣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的立場。爭取這些讓步的目的「並非立即以武力奪取台灣,而是進一步動搖台灣對美國承諾的信心。」除此之外,芬太尼關稅也是中國願意推動的議題。兩國雖然同意暫停貿易戰,但特朗普政府仍然保留了20%與芬太尼相關的關稅。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對BBC表示,中國急切希望取消這20%芬太尼關稅。不過,美方可能只有在中國願意採取具體行動時才有可能取消,而不是流於口頭承諾。她認為,或許中國可以宣佈一系列行動,以遏制芬太尼前驅物流向墨西哥,而美國則可以暫時凍結這項20%的關稅,期限為3至6個月,前提是如果出口量未明顯減少,關稅將重新實施。兩人最有可能達成什麽協議孫韻對BBC表示,領導人峰會通常不會達成詳細的技術性協議,而是就雙邊關係的整體方向與主題達成共識。葛來儀則認為,會面可能會產出「若干針對性協議」。除了上述芬太尼問題,她認為雙方有可能在中國購買美國商品方面達成協議。TikTok方面的協議「仍有可能達成,不過,北京可能未必將其當作峰會的成果來展示」。朱志群認為,中方可能會承諾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這是「中國相對較容易做的,而且是美方急需的」。他還説,美方可能會恢復歡迎中國投資,特別是可以創造就業機會的投資。雙方還可能在美方繼續放寬對華高科技出口、以及中方確保稀土對美出口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等方面達成共識。不過,專家表示,潛在的元首峰會并不意味著中美關係大方向回轉,雙方仍將進行戰略性競爭。「鑒於美國政府內部反中厭中恐中情緒很高,特別是國會, 中美關係能穩定一段時間就很難得了」,朱志群表示,「另外,由於特朗普的多變性, 也很難預測未來一段時間中美關係會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