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流程实战:如何跨领域应用IPD思维?

Wait 5 sec.

很多人在知识学习中陷入 “囤积却无法活用” 的困境,各领域知识如同孤立的 “职能部门” 难以形成合力,而 IPD思维为破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它通过跨职能协同逻辑,将个人视为 “公司”,以明确的目标作为 “产品开发项目”,组建包含 AI 智能体的 “虚拟 PDT 团队”,调用不同领域知识资源协同推进,让知识从单纯的 “库存” 转化为创造价值的 “原材料”。IPD思维破解知识管理。卫朋丨第 432 篇内容阅读提示丨内容主要包括图文讲解内容说明 | IPD思维落地在之前的内容也多次提到过IPD思维,对于职场个体或创业者来说:与其纠结IPD复杂还是简单,掌握IPD思维反而更具实际意义。今天这篇内容就从IPD思维的维度谈谈如何去做知识管理这个话题。主要用到了IPD中的跨职能协同思维模式。跟大多数职能式的企业一样,你的大脑也是各个孤立的“职能部门”:产品部:学了产品知识;流程部:学了流程体系、IPD流程等知识;营销部:学了营销知识;……这里的问题是各个领域各自为政,你拼命囤积资源(知识),但是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和流程去调用它们,也就无法形成合力去创造价值。所以才有了,‘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慨。而通过IPD思维,你就可以从机制上去解决这个问题:你是这家“个人有限公司”的CEO;同时也是IPMT(集成组合管理团队) 主任。你的任务也不再是单纯囤积资源,而是进行投资决策,将知识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产品开发项目’中,并确保其商业成功。作为CEO/IPMT,你必须回答:“我学习所有这些,最终要为什么目标服务?”这个目标就是你的“产品开发项目”。它可以是:职业突破:例如“成为一名合格的产品总监”;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为公司设计一款新产品的上市流程”;创造财富:例如“开发一门课程并实现变现”;个人成就:例如“写一本关于数字化转型的书”。……IPMT的职责就是做出决策:当前最重要的“开发项目”是什么?然后批准为此项目调用所有相关知识资源。接下来就可以组建“个人PDT团队”并正式运作了。比如说你确定了当前的核心项目是去:开发一门课程。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匹配项目组建一个跨职能的“个人PDT团队”。这个阶段就可以引入AI,让AI成为你PDT团队的员工。现在AI技术可以说是日进百尺,也不需要你自己去搭建服务器。只需要将你的资源喂给AI,就可以很轻松打造各个领域的智能体助手。输出效果虽然不够惊艳,但是已经够用。当然,PDT经理还是你自己担任,这个AI做不了,你负责项目的整体推进和交付。然后团队核心成员就是不同领域的AI智能体员工,包括各个知识资源池中调用的概念、框架、模型和方法论。营销资源池AI智能体代表:里面包含了4P理论、增长黑客模型等等一系列资源,负责课程的定价和推广策略;产品资源池AI智能体代表:里面包含MVP(最小可行产品)概念、用户故事地图、用户思维、产品思维等等资源,负责设计课程的内容结构和迭代计划;流程资源池AI智能体代表:包含IPD流程、项目管理等等系列资源,负责规划课程开发的关键节点和评审点;智慧资源池AI智能体代表:里面包含第一性原理、逆向思维、哲学思想等等内容,负责为你提供底层逻辑和突破性创意。这个“虚拟的PDT团队”跟你一起协同工作,共同为“开发一门成功的课程”这个商业目标负责。这个时候,所谓的知识干货就只是原材料,是资源池里的库存,你囤积再多,也无法直接变成财富。而通过IPD式思维:你首先要回答“为什么要学”的问题,因为学习是要投入精力和时间的,这是战略投资的问题;接下来要回答“如何使用”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高效的跨职能调用,最终达成目标。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人卫朋】,微信公众号:【产品人卫朋】,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