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昨天才做过,怎么又错了?你上课到底听没听?”家长把作业本往桌上一放,红笔圈出的错题格外扎眼。孩子攥着笔杆,指尖泛白,明明想说“我听了,就是刚才没想起来”,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小声的“我不知道”,脑子里原本模糊的解题步骤,彻底变成了空白。这个场景,相信学生时代的很多人都熟悉:当我们总是做错题被父母训斥时,脑子好像不转了。父母可能又生气又纳闷:平时很灵光的孩子,怎么一学习就呆若木鸡了?成年后,我们也免不了遭遇这样的时刻:莫名充满挫败感,什么都不想做,做事效率很低,大脑一片空白……其实,其实你不是“笨”,也不是 “懒”,而是你的大脑里,正发生一场小小的“斗争”:负责理性的 “前额叶”,被情绪哨兵 “杏仁核”劫持了!那是因为,我们的恐惧和焦虑被激发,杏仁核被激活,前额叶的功能被抑制,反应就变慢了。先搞懂:为什么会被杏仁核劫持?别着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两个很重要的大脑组织:杏仁核和前额叶。前额叶,负责理性的思考、判断、执行、计划,显而易见,它对我们的学习至关重要。杏仁核是情绪哨兵,只要感知到危险的气息,它会立刻让身体做出或战或逃的反应。当杏仁核的功能被激活,人就会被情绪和本能冲动支配,前额叶的理性功能就会被抑制。所以,如果说杏仁核像油门,那前额叶就像刹车,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没有杏仁核,人类可能不会活到今天。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危及生命的危险不多了,但杏仁核可不知道外界的变化,它还是会把我们感受到的压力和焦虑识别成原始时期的生命威胁,进而做出应激反应。是的,焦虑就是一种慢性的、没有明确对象的、弥散的恐惧。当我们感到焦虑时,就会激活杏仁核,进而抑制前额叶的功能,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无法思考,什么都不想做,做事效率低。美国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把这类现象称作“被杏仁核劫持”。3 件小事,帮你找回大脑的掌控权明白了大脑工作的原理,当我们又一次被杏仁核劫持时,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做3件事。01给情绪“起个名字”当情绪很强烈的时候,试着一点点启动前额叶的功能。既然杏仁核和前额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那我们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想办法启动前额叶的功能。比如,觉察情绪,给情绪命名。觉察情绪当你再次被情绪困住,不要一味沉浸在情绪中,试着觉察自己的情绪。未经觉察的情绪,往往像一团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堵在身体里,就像你在来信中提到的“说不出的挫败感”。我知道,你很讨厌这种感觉,恨不得立刻让它消失,但和情绪对抗往往无效。不如换个方法:给情绪命名花几分钟时间,待在情绪里,去细细地体会这种挫败感里到底有什么,也许有焦虑、无助、自责、烦躁……仔细分辨这些感受,一一给它们命名。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就是在把理智带进来,一点点启动前额叶的功能。这么做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在这之前,你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好像和情绪融为了一体——我就是焦虑,焦虑就是我。但当你试着给情绪命名,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和情绪拉开距离,变成观察的视角——我不是焦虑,我在观察焦虑。这个观察的动作,是在激活前额叶的功能。当前额叶的功能一点点启动,杏仁核的活化程度就会一点点降低,情绪逐渐下头,就会感觉头脑变得清明一些了。02打破思维反刍你认为考试没考好意味着失败,认为自己是最糟糕的,我相信,这些念头已经无数次出现了。总是困在一个个念头里出不来,反复咀嚼这些负面想法,就是思维反刍。这会让你在负面情绪中越陷越深,更难以行动,就像“被锁链困住一样”。如何打破思维反刍呢?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有意识地用积极的认知来替换消极的惯性思维。比如:考试没考好,并不意味着我是失败的,只是说明有些知识我目前还没有掌握,或者学习方法需要改进——我只是暂时还没有做到。那么,我可以为此做点什么呢?成绩不够好,并不意味着我整个人都是糟糕的,我还有其他方面做得不错,比如,能交到比自己强的朋友,那也是一种能力呢。试着把这两段话读出来,你也许会感受到与之前心境微妙的不同:那种自责、无力感会稍稍减轻,思考的重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好像情况并不是那么糟糕。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时,往往也被裹挟进思维反刍的漩涡。这时候,不妨釜底抽薪,用成长型思维来替换消极认知,情绪之火没有了燃料,就会渐渐变弱。这是打破负向循环很重要的一步。 03先迈出一小步调整好情绪和认知,接下来就是行动了。你想通过分析试卷来提高成绩,但一看到试卷上那么多错题,立刻就觉得压力好大。杏仁核感知到压力,就会拉响警报,又把前额叶的功能抑制住,所以,哪怕你想着要好好复盘,也很难开始行动。怎么办?既然杏仁核是情绪的哨兵,那我们就尽量绕开它来行动。我们不妨骗骗大脑,告诉它:搞定整张试卷太麻烦了,我今天只要把这一道题搞定,就算有收获。这就是拆解任务,把行动的难度降低,降到杏仁核的警戒线以下,只让自己微微有些压力就好。我们的目标,是让自己先行动起来,创造出一个小小的正反馈,收获积极的情绪,让正向循环运转起来。别想着一晚上搞定整张试卷,一下子逆袭惊艳所有人,这样的目标对于现在的你来说有些大,很容易引发焦虑,造成大脑宕机。给自己多一点时间,慢慢来,反而比较快。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试着把每一次被情绪困住的情境当成练习的契机,一点点给自己松绑,一点点感受,慢慢地,你会对自己有更多的掌控感,也会生出更深的自信。青春的迷茫、成长的困惑、人生的议题欢迎来信:youyigwenti@sina.com青年文摘特邀心理成长导师陪你一起梳理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言之有“礼”,每周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5年第18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原文刊于《青年文摘》2025年第18期“青春不迷茫”栏目,图/摄图网。作者凌想:《青年文摘》特邀心理成长导师、心理咨询师、“凌想亲子心理”公众号创始人,专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