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上,“空中出租车”订单破百,“打飞的”不再是梦;看水中,数字孪生系统再造一座“都江堰”,千年古堰学会了“思考”;看地下,极寒盾构机即将在欧洲“大展拳脚”,-40℃冻土也拦不住!这,不是科幻大片,而是四川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战”成绩单。一条“通天彻地”的“新蜀道”,四川人走得既稳当,又漂亮!AE200体验座舱。人民网记者 王波 摄在成都沃飞长空公司,首席市场官费岚向外国客户介绍AE200“空中出租车”,“它能坐6个人,航程200公里,零部件80%和新能源汽车共用”。汽车产业优势“溢出”,链上低空经济的“云端”,四川产业“链式”跃升,让科幻场景触手可及。都江堰渠首数字孪生系统界面。人民网记者 王波 摄在都江堰,数字孪生系统集合1600多个监测点,让千年水利工程“大雨不涝、无雨不旱”的调配更加得心应手。在东方电机的车间,机器人为世界最大的水电机组转轮进行精密焊接,堪比“铁臂绣花”。世界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转轮进行增材制造。东方电机供图古老智慧叠加现代算法,“智改数转”的浪潮,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在盐亭深山,国内首座“深冷航母”将天然气“精加工”,提取出7种产品,综合回收率高达95%。在凉山地下2400米,中国锦屏实验室正捕捉暗物质“幽灵”。通过自主研发的天然气深冷多联产技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盐亭天然气处理厂能一次性分离出商品天然气、乙烷、LPG等7种产品。实习生张皓馨 摄响当当的硬核科技,一头扎进“数智”制造的血脉,一头探索宇宙起源的密码。从天空到地下,四川正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培育六大万亿级产业。这,是对“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的最好回应。“蜀”光璀璨,正照亮四川高质量发展之路!点击查看全文↓↓点击进入“行进中国”调研行专题↓↓责编|翟巧红 编辑|行家玮来源|人民网“行进中国”四川调研采访团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