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帮一位企业家朋友牵线捐赠了湖南一所乡村小学的校园午餐。这套定向捐赠模式是我设计并协调各方谈下来的:食材方面,由市里指定名录内的校园餐食供应商配送到学校食堂,每周要哪些肉菜由学校下单,这样政府和学校都比较放心。资金方面,捐赠企业直接和供应商结算货款,食堂师傅的工资也找捐赠企业领,这样钱不用经过学校,也不经过教育局,大家都比较省心。学校每天安排老师将当天的餐食照片和学生用餐视频发到群里,企业捐赠方可以看得到,对捐赠效果也比较放心。我自己对这个模式设计还是很满意的,运行一年下来也都还比较顺利。大家可以猜一猜,这所学校75名学生(六个年级一共这么多),每天午餐提供两荤一素一汤一饭,包括食材和师傅的工资在内,你觉得平均每个孩子一顿饭要多少钱?CDT 档案卡标题:校园午餐的两难困境:自办食堂还是外部配送?作者:项栋梁发表日期:2025.9.19来源: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主题归类:校园午餐CDS收藏:公民馆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在我们过去捐赠之前,这所学校是按每餐7元的标准向家长收取午餐费用的,我们把标准提高了一点点,实际是按每个孩子8元的餐标来执行。当然,这是按一个学期的平均值做总预算,并不是每顿限定正好8元钱。举这个实际案例是想和大家聊聊我的一些思考,关于校园午餐的两难困境:中小学应该自建食堂为学生提供午餐,还是由市区统一招标外部供餐公司来配送午餐?对于上面提到的只有75名学生的乡村小学(位于多个自然村的中心村)来说,他们是没得选的,只能自建食堂。因为距离市区太远,开车近2小时,学校体量又太小,供餐公司很难及时送餐,也不乐意做这么小的生意。对于大多数位于市区的学校来说,理论上是两种选择都可以的,但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学校由自建食堂转向了外部供餐。外部供餐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对学校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把食品安全的责任给推出去了。招标是市里做的,饭菜是供餐公司负责的,出任何问题都赖不到学校头上。例如9月19日广东陆丰通报了华美实验学校食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导致94名学生就医的调查情况。事故原因是食堂当天早上卤制的鸡腿在常温下放置了一天,细菌早已超标,晚餐没加热就直接提供给学生们,于是就出事了……可以预见,这所学校的领导大概率要因此受到处分,然后新领导上任后头等大事就是要推动明年让供餐公司来配送了。这是一所学校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千千万万所学校共同的决策逻辑。对教育部门来说,最大的好处也是把食品安全的责任推出去了。很多人可能以为,供餐招标是教育部门在牵头,那出了事教育部门也该担责任,这话对,也不对。一方面,公开招投标其实是最方便也最常用的推卸责任方式,通过招投标就把具体负责人的责任推给了一个流程,只要招标流程形式上合规,就没有哪个人需要实际负责。另一方面,实践中如果想要干预供餐招标流程,安排关系户中标,教育局这个级别的领导往往是不够用的。得是区政府或者市政府的某些实权人士出手,才能决定最终花落谁家。教育部门作为经手单位按理会分润一些,但拿不到大头。而且,供餐公司属于“社会系统”,不属于“教育系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隔离了教育局的责任。如果是由学校自己经营食堂,哪怕教育局没有直接参与到经营活动中,出了事也仍然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教育局难以推卸领导和监管责任。所以,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有很强的动力取消食堂,改为供餐公司配送。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区或者一个市的学校由少数几家供餐公司配送校园午餐也有食品安全方面的优势:市监、卫健和教育部门都可以相对比较方便地对供餐公司展开监管,即便没有那么认真严格,肯定也还是比监管几十数百家食堂要风险小一些。大型配餐公司会用工业化清洗、切割和烹饪设备,有标准流水线,能最大限度规避个人偷懒、粗心等主观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威胁。但是!外部供餐也存在它难以克服的劣势与风险:第一,外部供餐的提前烹饪➕远程保温配送,一定会对餐食口感产生较大的影响,让同样的饭菜变得没那么好吃。上海家长反映的供餐公司长期提供油炸食品,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弥补口感的不足。第二,一个区一个市都学生餐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外部供餐公司往往股权构成复杂,链条上参与分润利益的人非常多,经营的隐形成本可能比采购食材的成本还要高……所以供餐公司对毛利的要求会极高,甚至比西贝这样的堂食餐厅还要高。18块钱的午餐,能给你5元钱的食材就算是大发善心了。第三,外部供餐公司动辄为数以万计的学生提供餐食,上海的绿捷公司更是为50万学生供餐。这么高的餐食集中度,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此前人类解决大规模食物供应问题靠的是包装食品,用各种方式给食物灭菌之后封装起来,极大地降低了风险。但校园餐不是包装食品,家长不会接受这样的设定,它是在非密封、半开放状态下从工厂配送到学生手上的,这就注定了它的风险等级会比包装食品更高。供餐公司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其影响面之大将是难以估量的。这也倒逼着供餐公司进一步牺牲餐食口感来保障安全。总的来说,自建食堂和外部配送都有各自存在的问题,也有各自的优势,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很难说哪一种就更好。除非,家长、社会和学校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氛围,学校尽心尽力好好经营食堂,真正为学生负责,家长和社会对用心经营食堂的学校报以更大程度的理解与包容,在偶发问题出现时能就事论事。那学生就有机会吃到食堂现做的、种类更为丰富,同时安全有保障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