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來源,BBC/ Hosu Lee圖像加註文字,李在明一直公開表示,希望美國總統特朗普重啟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會談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 吉恩·麥肯錫(Jean Mackenzie)Role, BBC駐首爾記者韓國總統李在明表示,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朝鮮領袖金正恩達成協議,凍結朝鮮核武生產而非完全棄核,他將會同意。李在明接受BBC訪問時指出,朝鮮每年新增約15至20枚核武,凍結生產作為「一項臨時緊急措施」,是目前無核化「可行且現實的替代方案」。朝鮮於2022年宣稱成為核武國家,並誓言永不放棄核武。過去各方促使平壤棄核的努力均告失敗,自2019年起,朝鮮亦拒絕重返談判桌。「只要我們不放棄長遠的無核化目標,我相信讓朝鮮停止發展核武與導彈,將帶來明確的好處,」李在明表示。Skip 熱讀 and continue reading熱讀我們對蛋白質的關注是否太過分了?美國H1B簽證費爆增至每年10萬美元 印度中國申請人最多減少攝取咖啡因後,你的夢境包括噩夢是否會更加清晰查理·柯克槍擊案後,美國為何處於危險的十字路口?End of 熱讀他補充,「問題在於,我們是否要繼續追求無結果的終極目標(無核化),還是設定更現實的目標,並實現其中一部分。」李在明於今年6月上任,致力與朝鮮建立和平關係,緩和兩韓緊張局勢。前總統尹錫悅去年因試圖實施戒嚴而遭彈劾,兩韓關係一度惡化。李在明一直公開呼籲美國總統特朗普重啟與金正恩的核談判。談判於2019年破裂,當時美方要求朝鮮拆除核設施。李在明向BBC表示,兩人「似乎有一定程度的互信」,因此有可能重啟對話。他認為,這將有利於韓國,亦有助於全球和平與安全。BBC於首爾總統辦公室專訪韓國總統李在明,他將啟程前往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目前韓國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但李在明未正面回應安理會是否未能有效應對朝鮮問題。多年來,中國與俄羅斯一直阻止對朝鮮核計劃施加進一步制裁的提案。李在明表示,「聯合國在打造真正和平的世界方面確實有所不足,但我仍相信它在履行許多重要職能上發揮了作用。」他補充說,改革安理會「並不太現實」。被問及中國是否正在助長朝鮮的核武計劃時,李在明回應稱「無法確定」,但以他目前掌握的資訊來看,他並不這樣認為。本月稍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舉行的閱兵儀式上接待朝鮮領袖金正恩,俄羅斯總統普京亦有出席。與過往不同,中方此次未公開提及朝鮮核武或無核化議題。李在明指出,中、俄、朝三方關係日益密切,使韓國處於「非常困難的局面」。他說,「看到中國、俄羅斯與朝鮮如此接近,顯然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他表示,韓國可能會繼續加強與美國及日本的合作作為回應。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體材料Play video, "Watch: World leaders pose for family photo at China's military parade", 節目全長 0,3900:39音頻加註文字,觀看:習近平、普京、金正恩和其他世界領導人在中國閱兵式上合影從歷史上來看,韓國在美國這一軍事盟友與中國這一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維持平衡,但這種走鋼線式的外交愈來愈難以維持。李在明近日表示,將在新興的世界秩序中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但從他的談話中可見,他亦希望在此過程中避免樹敵。這位曾立場偏左、風格強硬的在野派領袖,如今以中間派自居。他謹慎選擇措辭與立場,試圖靈活地引導韓國在這個變動中的世界中找到定位。「世界正分裂為兩大陣營,而韓國正處於邊界上,」他指出,韓國跟中國與俄羅斯相鄰,是「確實危險的位置」。「這種局勢愈來愈困難。但這些陣營不可能完全關閉大門,因此我們可以在中間尋找定位。」即使面對俄羅斯與朝鮮在烏克蘭戰爭期間建立軍事合作關係,李在明並未完全排除未來與俄方發展關係的可能。俄方向朝鮮提供糧食、石油與大量資金,以換取武器與兵力。他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理應受到譴責,戰爭也應盡快結束。」「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並不單一,我們會在可能的情況下尋求合作,努力和平共存。」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圖像加註文字,韓國總統李在明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於8月底在白宮會面李在明的審慎立場可理解。美國的貿易戰持續延燒,無論是盟友還是對手皆受波及,過度依賴美方的風險愈發明顯。李在明成功將韓國的關稅降至15%,並在近期訪問白宮期間,似乎頗得美國總統特朗普好感。然而,就在兩週前,數百名在美國喬治亞州興建電動車電池工廠的韓國工人遭美國移民官員拘留。該工廠是韓國將製造業轉移至美國、並投入數千億美元投資的一部分。李在明政府在一週內成功促成工人獲釋。李在明表示,「身為總統,我對我國公民遭受的粗暴對待深感責任重大」。他形容事件「令人震驚」,並指出韓國企業未來可能會「對在美投資更加猶豫」。不過,李在明亦表示,他相信可藉此事件強化韓美關係。「韓國有句諺語說:『雨後,大地更堅實』。」圖像來源,AFP via Getty Images圖像加註文字,李在明於今年6月贏得決定性的選舉,而此前六個月,他的前任試圖實施戒嚴,但最終失敗。在國內,李在明正領導一個高度分裂的國家。數月來,由於前總統尹錫悅試圖策劃軍事奪權,韓國的政治動盪持續不斷。尹錫悅如今面臨終身監禁的處境,他曾激化與朝鮮的緊張關係。他試圖為自己失敗的戒嚴企圖辯解,聲稱國家機構已被平壤支持者滲透。李在明表示,現正努力修補與朝鮮的信任關係。他上任後,叫停首爾政府對朝鮮的對外廣播。這些廣播曾激怒金正恩,但也是朝鮮人民獲取外界資訊的少數管道之一。此舉引來人權組織批評。當被問及如何為這項決定辯護時,李在明表示:「我們判斷這些廣播幾乎沒有實際效果。」他認為,廣播帶來的效益不足以抵消激怒朝鮮政權的代價。「當前最重要的是恢復南北信任,尤其是在上屆政府對朝鮮態度極為敵對的背景下。我們認為這些措施有助於促使朝鮮重返談判。」不過,朝鮮至今仍拒絕其善意姿態,反而稱他為「妄想者」與「空想家」。但李在明並不天真。他清楚,特朗普可能是實現半島和平的最有可能路徑,而這條路需要重新規劃。為展現務實形象,李在明明白,與過去領導人不同,朝鮮的核武目前無法透過談判徹底解除——至少目前還不可能。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體材料Play video, "「我對美國的信任已徹底動搖」:韓國現代員工回憶美國移民局拘捕行動", 節目全長 2,1502:15音頻加註文字,「我對美國的信任已徹底動搖」:韓國現代員工回憶美國移民局拘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