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九月二十一日)下午在《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運輸物流政策措施記者會的開場發言: 各位市民、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今年的《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為主題,運輸及物流局相關範疇及政策亦可以分為經濟及民生兩大部份。 經濟方面,正如行政長官所說,香港正處於不可逆轉的經濟轉型期。香港有獨特優勢,但亦要推陳出新,在優勢上發揮所強,亦要做到升級轉型。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有飛機拆件、高價值零件回收及交易,這個世界上首屈一指及高度專業化的業務將在港落戶。我們亦會全力推動低空經濟、低碳航運等發展,還有相信社會很關心的自動駕駛產業。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可以在引進海外企業的同時,亦可將國家的產業和標準帶出世界,更好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獨特優勢。 民生方面,我們亦會透過創新思維,利用科技,為運輸基建提速提效,亦為公共服務注入新動能,目的都是令市民的生活更舒適便捷。接下來,我會用幾張投影片與大家介紹我們相關的政策及措施。航空樞紐 首先在航空方面,現時香港國際機場在客及貨方面一直做到全球前列,航班接達全球多達超過200個航點。我們會繼續擴大航空網絡,並優先聚焦具發展潛力及新增長點的地區,例如南美洲、中亞、非洲及中東等。除《施政報告》提及的智利,我很開心可以向大家報告,我們剛與波蘭就民航協議亦達成共識,因此接下來我們會致力擴展航空網絡。在完善國際網絡之餘,我們亦沒有忽略大灣區發展,我們會進一步完善大灣區的航空網絡,特別在貨運方面,亦會在十月一日起擴大飛機乘客離境稅的豁免範圍。 貨運方面,我們會繼續發揮在三跑道系統下的優勢,增加貨運運力,同時會推進香港機場管理局在東莞的空港中心建設,鞏固我們在貨運作為全球最繁忙的機場的地位。 剛才我提及的飛機拆件、高價值零件回收及交易服務,這服務是在世界上具高度專業化的業務,可以在香港落戶,從而帶動在貿易、保險、飛機租賃及融資等產業發展。這間在法國領先的航空服務公司將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合作,為相關專業技術人才提供培訓,進一步提升我們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功能。 剛才謝局長(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提到一些新能源,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方面,我們的目標是在二○三○年香港國際機場出發航班實現指定SAF比例的目標。同時,我們會研究建設SAF混合設施,可提升我們整體在SAF產業的競爭力和航空公司議價能力。我們亦希望在今年稍後和大家公布有關出發航班實現指定SAF比例的目標。低空經濟 我們正在努力驅動低空經濟的發展。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將制訂《發展低空經濟規劃行動綱領》,目的是希望能落實低空經濟成為香港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綱領》重點將包括五部分。第一,我們會為重量超過150公斤的「非傳統飛行器」(包括載人飛行器)制訂專用法例,目的是希望能在法規層面上配合先進的「非傳統載人飛行器」。第二,我們會將首批「監管沙盒」中較為成熟、風險相對較低、而涉及的飛行路線當中的車流和人流較少或流量不是很高的地區,會把它們涉及的應用場景恆常化,例如無人機進行外牆清洗、電纜、鐵路設施檢視等,這些具備商業運作的條件,所以民航處接着也會就安全指引和操作發出通告,另外有一些工作的守則和指引,方便商業機構申請。換句話來說,我們會隨着「監管沙盒」的推進,逐步將不同項目商業化和恆常化。第三,我們將會在明年年初推出進階版「監管沙盒X」,即是extra、延展和進階的試點項目,希望涵蓋更複雜的應用場景,以及更先進的飛行器,當中會包括一些跨境項目,甚至可能是載人的航空器。第四,我們會積極展開關於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的技術研究。第五,我們會積極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對接,希望能確保香港發展是與國家戰略發展高度、深度融合。接下來,我們希望香港可發展為一個平台,讓內地低空經濟企業「走出去」。航運中心 航運方面,香港會憑藉地理優勢,成為全球第七大的船用燃料加注中心,我們亦是全國第二、大灣區內第一。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和作為主要燃料加注港的競爭力,並跟隨國際航運脫碳的趨勢,我們會致力把香港發展成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及交易中心。在燃料方面,除生物柴油及液化天然氣,我們將會推進綠色甲醇加注,亦會研究關注綠氨和氫氣的加注發展。我們會以多燃料方向,會重點強調政策導向,引領業界發展。 同時,我們希望會在不同範疇提供便利和支援,以便我們能建設完善的綠色港口,亦希望構建完善綠色船用燃料產業鏈,目標是於二○三○年底前,相比二○二一年將葵青貨櫃碼頭碳排放降低30%,亦希望在二○五○年達到碳中和。接着,我們將與具戰略特別意義及具競爭力的內地省市及「一帶一路」地區建立「伙伴港口」,從而彼此增加協作和對接,亦會開展綠色航運走廊,擴大我們的朋友圈,亦能提升我們港口的競爭力。 明年上半年我們亦會修訂法例,為大宗商品貿易商落戶香港提供半稅安排及優惠,希望藉此帶動整體船運及高端海運服務的發展及滿足需求。自動駕駛 在介紹航空和航運後,我和大家介紹在陸上的運輸基建,首先我想說說自動駕駛。接下來,特區政府會加速及積極地推動自動駕駛產業,讓香港市民體驗科技帶來的便捷,也可以把企業引進來,及推動他們踴躍走出去。運輸及物流局和運輸署在去年三月已實施一套新的規管框架,正積極有序地推進有關自動駕駛技術測試,希望把香港打造成自動駕駛車輛右軚市場發展平台。 本地科研團隊與內地專家正密切合作,一直希望推動智能交通的融合發展。香港已成功吸引多家自動駕駛企業於本港成立研發基地,亦會測試自動車與相關技術,以至在香港上市集資。在這方面的確不只是交通運輸,亦可帶動經濟增長,以及推動智慧出行。 在新規管框架下,我們已先後批出三個先導牌照計劃,北大嶼山的測試項目,在去年底啟動以來進步神速,實現了四個技術躍進,包括可同步多車在北大嶼山,例如機場島測試運行、亦有載人,而涉及的路段進一步擴展,速度亦提升至50公里,在這方面有很大的技術躍進。接下來正如《施政報告》所提及,我們會全速引進和推動業界在不同社區展開自動車測試與應用,我們希望做到推動全面無人化、規模化,亦希望能做到商業營運。當然,我們亦很着重駕駛和路面安全,所以我們會很審慎有序地做。進行測試時會推動跨區項目,於今年內開始測試的包括三個項目,涉及三個地方。第一,在港珠澳大橋口岸與機場島之間的「航天走廊」;第二是橫跨九龍城及觀塘兩區、涵蓋啟德發展區一帶的項目;以及第三是連接機場島與東涌的項目,其實第三個項目正正就是將現在在北大嶼山的項目延展,跨區連接東涌市。政府亦會研究接駁其他交通工具的自動車,例如我們現時希望能加強航空和鐵路乘客的便利,這會在西九龍高鐵站與機鐵站體現,我們希望會以自動駕駛技術試運行李,日後希望能載客。同時,我們亦爭取啟動以遙距操作模式,即是在車上將沒有後備操作員,這是我們希望爭取的目標。運輸基建 此外,在運輸基建方面,大家一直非常關心鐵路基建及智慧綠色運輸系統,接下來我們會用創新思維和新技術,積極推展三個綠色智慧集體運輸系統,分別是啟德、東九龍和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新發展項目,其中就啟德綠色智慧集體運輸系統,我們即將會進行招標,希望大家密切留意,其餘兩個項目亦會在明年進行招標。為配合這幾個項目的發展,正因為其涉及的技術創新,亦會涉及不同營運者,所以我們會在明年推出一套全新的規管法例,希望會有一個通用的標準,亦對不同營運者能提供監管框架。 路政署為創新技術及把鐵路項目提速提效,會積極引入國家鐵路標準。路政署最近已聯同一系列專家,向外公布會制訂一套最新的《香港鐵路標準》,當中會參考包括國家在內的世界級鐵路規範及一些國際鐵路標準。我們希望能盡快建構一套香港標準,期望它能成為「大灣區標準」,甚至是世界一流的標準。與此同時,在技術和程序創新方面,路政署也會成立一個專組,透過引入電子審批平台加快審批程序。我們的重鐵項目,例如北環線支線及跨境鐵路項目,亦希望能借助這一套新的鐵路標準加快建設。人工智能應用 另外,我們提到服務提升和效率,一定不可以不提人工智能的應用。今年《施政報告》非常強調人工智能的應用,而運輸署正正在過去這段時間積極利用科技和人工智能,在網上提供多個電子牌照服務,先後已提供超過20項網上服務,接着運輸署會進一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希望能加快和提出更多電子服務,亦可更方便智慧交通管控,利用人工智能和科技,在不同路口加強流量及運作效率,能令車輛平均等候時間減少約百分之五至十。 時間關係,我未必可以和大家一一透露未來我們在智慧交通管理方面有甚麼措施,但我們在今年年底前將公布《運輸策略藍圖》,當中會涵蓋我們如何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交通管理、交通工具配套或新的交通運輸樞紐方面如何便捷市民,我們遲些會詳細向大家透露。遊艇經濟 最後,我也想講講大家這幾天很關心的一個新課題,就是遊艇經濟。在遊艇經濟方面,正如發展局局長及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在她們的場合提到,政府會緊密合作,不同的部門和政策局希望能重點推進遊艇經濟的發展。在運輸及物流局方面,機場管理局在機場島Skytopia的項目中,會推進「機場城市」遊艇港灣的建設,提供超過500個遊艇泊位,當中有多個能容納80米以上,我們稱之為超級遊艇的泊位,而這些超級遊艇,正正可帶來很多高端客,亦可加速我們的旅遊發展,以及藉着在機場島的建設,都希望可以做到遊艇展覽、交易,亦可進一步帶來產業和經濟的發展。剛才提到的遊艇港灣建設,我們預計於二○二八年起分階段完成。 另外,這幾天大家也有提及一些便利的措施,《施政報告》亦很突顯,希望盡量就着我們的程序拆牆鬆綁。海事處會積極在三方面拆牆鬆綁,第一,他們會建設一個遊艇的監察系統,即是令遊艇進來香港可以自由遊弋,亦會有一套電子業務系統,方便遊艇人士申請訪港。第三,我們亦很希望便利一些內地的遊艇船長進行考核,會有一系列便利措施。海事處會在二○二六年的下半年分階段陸續實施和推出,希望能加快推動遊艇經濟發展。在《施政報告》中亦提到,海事處與廣東省海事局會就便利「港艇北上」及「北艇南下」措施磋商合作安排。 各位,我們就着運輸及物流局海陸空三方面的政策創新及程序效率提升,希望能與社會、業界一起努力,加快我們的創新步伐,提升效率,為市民帶來更高效、更便捷、更舒適的交通運輸服務。 多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