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累,瘦不下来,竟和肠道这个小变化有关!

Wait 5 sec.

说起肠道,很多人都只有在拉不出和拉太多的时候想到它,它仿佛只是一根负责「吃下去,拉出去」的管道。但如果仔细回想下,肠道的反应似乎会和我们日常很多小事相关:肠胃消化不好的时候,总感觉身体哪哪都不得劲儿,睡不好吃不好,人也没精神。焦虑、压力大的时候,也总是容易肠道先开始难受起来,心烦的时候会没啥食欲。这几年爆火的「肠脑轴」「肠道菌群」概念,让不少人重新开始理解,肠道和我们身体的关系,不过肠道到底是怎么和我们的情绪、身体发生关系的呢?图片来源:站酷海洛现有的研究发现,肠道似乎是个更为复杂、巨大的器官,肠壁深处,隐藏着超过一亿个神经元,上千万亿个肠道细菌。它甚至拥有自己神经系统,是能与大脑「对话」的器官。我们身体上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的心情、皮肤、胖瘦,甚至是否容易生病,的确可能和我们肠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 4 个身体问题真和肠道菌群有关现有的一些研究发现,肠道里不同菌群有不同功能,它们的多少、比例可能和我们代谢、免疫,甚至情绪密切相关。*以下研究来自一些人体临床研究,主要为相关研究,是肠道菌群研究中的一些新探索。➊ 体重下不来,减肥难研究发现,胖子和瘦子的肠道菌群有明显的差异。而肠道菌群不仅受减肥影响,也可能反过来影响减肥的效果。有研究发现,某些细菌的初始水平可以预测间歇性禁食的减肥效果,比如 Subdoligranulum 和 Slackia 等菌群的种类数量越多,腰围减少可能越多。同时,一些菌群的变化(如粪球菌减少、考拉杆菌增加)也与体重和腰围改善有关。[1]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➋ 皮肤变差,容易过敏要知道,约 70%~80% 的免疫细胞分布在肠道[2],肠道菌群可以影响这些细胞的活动。这和我们皮肤出现的问题还真有点关系。比如高脂肪饮食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内毒素增加,从而进一步损害肠道屏障,促进炎症因子的分泌。这些炎症因子随血液循环到达皮肤,使皮肤的免疫反应增强。[3]这种状态容易引发毛囊周围炎症,导致长痘;同时也会让皮肤对刺激物更敏感,增加过敏风险。[4][5]➌ 总觉得累,精力差慢性疲劳综合征,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衰弱性疾病,它的特征包括一系列症状,比如疲劳、劳累后不适、记忆力下降等。研究发现,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群体,和健康人相比,在肠道菌群在菌种组成、功能通路、菌群代谢产物上有明显不同,特别是产丁酸菌在这个群体中减少。[6]图片来源:站酷海洛➍ 情绪低落,不开心研究发现人体约 90% 的血清素(和情绪相关的化学物质)在肠道产生[7],而不是大脑,当肠道菌群失衡时,血清素水平也会受影响,进而影响胃肠道功能、情绪甚至睡眠。而无论是在焦虑还是抑郁群体中,发现肠道菌群与健康人不同。情绪问题更严重的人,肠道中可能容易引发炎症的细菌(如肠杆菌科、脱硫弧菌)更多,而能产生有益物质(如短链脂肪酸)的「好菌」(如粪杆菌)则更少。[8]关于肠道菌群,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就像大自然生态平衡一样,肠道菌群的整体平衡是关键,这也是我们身体处于健康状态的体现。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养好肠道菌群,让它们处于良性生态中,似乎是保持健康的一个新思路。养好肠道菌群这 3 件事真有用肠道菌群是个复杂的生态,不过研究者们也发现了「养好肠道菌群」的小技巧,在日常饮食、生活习惯中作出一些小改变就有用。➊ 吃够膳食纤维:特别是全谷物、蔬菜、水果研究人员分析了上千人的饮食和肠道菌群数据,结果显示,每天摄入多种水果、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花椰菜、卷心菜等)的人,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更高。 [9]一项综合分析了 64 项研究的 meta 分析发现,补充膳食纤维,能让肠道里有益的细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明显增多。这些好细菌能帮助消化,减轻肠道炎症。 [10]➋  补充含有肠道有益成分的食物除了益生菌类产品,酸奶、纳豆等这类发酵食物也可以作为选择之一。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发酵食品中会含有多种因发酵带来的有益代谢产物,比如短链脂肪酸,这也是后生元(有益菌产生的有健康功能的菌体成分,其中不含活菌)的主要成分之一,此外还有益生元等有益肠道的成分,可以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有研究让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 5 克或 15 克的发酵燕麦,结果发现,参与者的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丰度提升了。而且还发现这群人的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 IL-1β、IL-6 和 TNF-α 的水平降低了,升高抗炎细胞因子 IL-10 的水平。另外,他们的排便满意度也提高了。[11]➌ 适量运动:每天 20~3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没想到吧,运动也能影响肠道菌群。现有研究发现,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骑车,会改变肠道内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其中,两个重要的细菌类群——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数量都会增加。[12]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是我们应对身体小问题的一个新思路。看到这,一定有小伙伴要问了,你就说吃点啥好吧。-广告-不少品牌在这个方向上投入了不少精力,这次想给大家推荐的是桂格新研发上市的益生菌发酵燕麦即食燕麦片。图片来源:品牌提供桂格专研益生菌发酵燕麦5 大益生菌联合发酵这款产品最让我们眼前一亮的点在于,它把益生菌+燕麦这两种意想不到的好东西组合到了一起!桂格的燕麦片产品创新不再是简单地食材组合,它把发酵技术应用在了燕麦片上,激发燕麦的更多可能性,考虑我们日常需求的同时,也增加更多健康收益。桂格是中国第一个发酵燕麦产品品牌。[13]要知道,过往我们一直推荐大家在日常的主食中,特别是早餐里,增加燕麦这类产品。燕麦本身就是一种营养密度更高的谷物选择。它比普通主食(比如大米、小米等)含有更高的蛋白质、B 族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矿物质。其次,燕麦还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β-葡聚糖),它同时也是一种益生元,是肠道里益生菌的食物,能助力维持肠道健康。注:送检实测所得的 β-葡聚糖含量。桂格的益生菌发酵燕麦*是在燕麦这个优质基底上,又增加了益生菌发酵这个工艺,实现益生元+后生元的组合。它*利用 5 大益生菌进行发酵,包括罗伊氏粘液乳杆菌、植物乳植杆菌、嗜酸乳杆菌、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最终处理获得含有后生元的食品。这样就形成了对肠道有益的双重自护组合。这也经过科学研究验证, 研究中发现,连续食用发酵燕麦  30 天,肠道舒适度提升了。数据为发酵燕麦实验数据,参考来源:2025 年《食品科学》第 16 期。[11]要知道,虽然其中没有活性菌株,但后生元本身就属于一类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成分的制剂。这样既不用担心益生菌的失活问题,产品可以热水冲泡食用,对肠道健康又可以很友好。赶走我们身体的那些小困扰,真的可以从肠道健康开始。*指产品中的益生菌发酵燕麦粉经过 5 大益生菌发酵每天一包桂格发酵燕麦早餐食用,方便又营养桂格这款燕麦的设计也非常贴心,一袋 40 克的量,正好可以作为早餐来食用,试吃了一周,真心觉得各方面都为我们考虑到了。份量刚好,冲泡方便。特别是上班族,上班匆忙,没有时间准备,这款非常好冲泡,直接加入 150 毫升的热水,搅拌均匀后 3 分钟即可食用。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办公室都可以随时来一包的快捷早餐。还可以加牛奶微波炉叮上 1~2 分钟,香喷喷一小碗牛奶燕麦粥就好了,口感也更软糯。口感平衡,接受度高。考虑到发酵的食物都会带有一些自然的酸味,这款产品添加了自然的椰子水粉来做口味的平衡,风味更好,接受度也更高。热量、营养搭配刚刚好。一袋 40 克,热量 153 千卡,作为早餐主食,可以提供 22 克碳水、3.2 克蛋白质、3.6 克的膳食纤维,在主食中属于非常优秀的存在了。再搭配 1 个鸡蛋, 来点水果,比如蓝莓,或者来点葡萄、橘子,那是非常好的,好吃健康营养都齐活了。除此之外,1 袋 40 克的燕麦也非常适合作为下午饿了之后的小点心,以及睡前的小加餐。价格实惠,全家都可以吃。关键是这款产品的价格还不贵,现在可以在山姆采购到,30 包的价格在 69.9 元,相当于一包也就 2 块出头,也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吃。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吃的东西,决定了我们变成什么样子,养好肠道的关键还是养成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慢慢调整,身体会给我们好的反馈的。参考文献[1] Stanislawski MA, Frank DN, Borengasser SJ, Ostendorf DM, Ir D, Jambal P, Bing K, Wayland L, Siebert JC, Bessesen DH, MacLean PS, Melanson EL, Catenacci VA. The Gut Microbiota during a Behavioral Weight Loss Intervention. Nutrients. 2021 Sep 18;13(9):3248.[2]Wiertsema SP, van Bergenhenegouwen J, Garssen J, Knippels LMJ.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me and the Immune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roughout Life and the Role of Nutrition in Optimiz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Nutrients. 2021;13(3):886.[3] Adopting a high fat diet may also lead to a loss of diversity in gut microbiota and an increase in endotoxins, which further damages the intestinal barrier, resulting in the secre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4] Kiu, Li Yan. The Gut-brain-skin Axis and Acne Vulgaris: 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the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Clinical Dermatology Review 9(3):p 213-219, Jul–Sep 2025.[5]Mahmud MR, Akter S, Tamanna SK, Mazumder L, Esti IZ, Banerjee S, Akter S, Hasan MR, Acharjee M, Hossain MS, Pirttilä AM. Impact of gut microbiome on skin health: gut-skin axis observed through the lenses of therapeutics and skin diseases. Gut Microbes. 2022 Jan-Dec;14(1):2096995.[6] Guo C, Che X, Briese T, Ranjan A, Allicock O, Yates RA, Cheng A, March D, Hornig M, Komaroff AL, Levine S, Bateman L, Vernon SD, Klimas NG, Montoya JG, Peterson DL, Lipkin WI, Williams BL. Deficient butyrate-producing capacity in the gut microbiome is associated with bacterial network disturbances and fatigue symptoms in ME/CFS. Cell Host Microbe. 2023 Feb 8;31(2):288-304.e8.[7]Yano JM, Yu K, Donaldson GP, et al. Indigenous bacteria from the gut microbiota regulate host serotonin biosynthesis. Cell. 2015;161(2):264-276.[8]Simpson CA, Diaz-Arteche C, Eliby D, Schwartz OS, Simmons JG, Cowan CSM. The gut microbiota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 A systematic review. Clin Psychol Rev. 2021;83:101943.[9]Manor O, Dai CL, Kornilov SA, Smith B, Price ND, Lovejoy JC, Gibbons SM, Magis AT. Health and disease markers correlate with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across thousands of people. Nat Commun. 2020 Oct 15;11(1):5206.[10] So D, Whelan K, Rossi M, Morrison M, Holtmann G, Kelly JT, Shanahan ER, Staudacher HM, Campbell KL. Dietary fiber intervention on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n healthy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Clin Nutr. 2018 Jun 1;107(6):965-983.[11] 严沁宇, 夏惠, 夏嘉跃, 郁俊辉, 王欣, 向雪松, 杨苇苇, 冯妹元, 孙桂菊. 发酵燕麦对健康成年人免疫炎症因子和肠道健康的调节作用[J]. 食品科学, 2025, 46(16): 24–32.[12]Magzal F, Shochat T, Haimov I, Tamir S, Asraf K, Tuchner-Arieli M, Even C, Agmon M.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improves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reduces short-chain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s in older adults with insomnia. Sci Rep. 2022 Feb 10;12(1):2265.[13]数据来源:尚普咨询集团,通过对比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范围内,全渠道市场,各品牌发酵燕麦产品上市时间、创新情况,得出:“桂格 中国第一个发酵燕麦产品品牌”。发酵燕麦产品是指以燕麦(包括燕麦片、燕麦粉、全谷物燕麦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等)发酵工艺加工制成的食品或饮品。统计时间:行业起源至 2025 年5月15 日;本证明于2025 年5月完成调研。策划制作策划:Murphy    |    监制:Feidi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