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国时尚企业,何以用爱织就可持续未来

Wait 5 sec.

当中国的5G技术引领全球通信革命,当大疆的无人机翱翔世界天空,当TikTok的短视频风靡全球,各行业发展以创新为笔,书写着新时代的崛起篇章。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在各领域涌现出一批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展现出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同样,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尚产业,亦迎来从“制造”到“创造”、从“跟随”到“引领”的深刻跃迁。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和品牌,正以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与时代同行的担当,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精彩蝶变,散发出璀璨光芒。雅莹集团,正是这澎湃浪潮中的一员。从其近期发布的企业2024社会责任报告中,我们得以窥见,这家创业发展37年的民族品牌,以其独特的“平衡•爱•幸福”经营哲学,将企业发展深深融入国家发展、文化传承与人民福祉的叙事中,织就一条独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份爱,源于文化自信,展现东方大美在雅莹集团本部,坐落着一座独特的“雅莹·美述馆”。这里不仅陈列着品牌各个时期的华美服饰,更收藏着传统的缝纫设备、精美的民族刺绣以及记录中国服饰文化变迁的影像资料。它像一座活态的服饰文化档案馆,承载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守护,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品牌与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之间深沉的情感联结。雅莹中华服饰文化创意研学楼民族服饰文化展2024年春分时节,雅莹中华服饰文化创意研学楼正式启幕。这座将文化研究、创意设计、教育研学深度融合的综合性共创平台,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丝绸技艺与服饰的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各民族的精美服饰技艺,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沉浸式学习与创作环境。在这里,一袭清代马面裙的织金工艺、一件苗族刺绣的针法变化,都能成为当代设计的灵感来源。除了构建实体平台,雅莹也通过动态的时尚事件,持续为东方美学的当代化与国际化作着生动注脚。连续举办的雅莹时尚节,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文化盛事。在2025春夏雅莹时尚节暨上海时装周开幕首秀上,以“雅”为题的时装发布秀成为焦点。秀场上,模特们身着融合苏绣、丝绸等传统工艺的华服,在T台上款款而行,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文化故事。“雅”EP雅莹上海时装周开幕首秀时尚产业对中国传统工艺与文化的挚爱,更体现在与非遗传承人的联动上。自2021年起,雅莹便开启了与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深度共创。在2025春夏系列中,中国苗族剪纸传承人杨金秋老师以黔南民族纹样为灵感,让鱼龙幻化、蝶翼通天等古老图腾跃现于现代廓形;而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传承人邹英姿老师的共创,则令品牌基因牡丹更显灵动多姿,经由印染、刺绣、手工钉珠等工艺手法,在经纬间绽放精妙之美。从一座美述馆的博纳古今,到一座研学楼的深远立意,再到一场场时尚节的华彩绽放——雅莹以衣载道,以敬虔之心,织就了一幅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长卷,让古老工艺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当代生活。这份爱,落于产业担当,反哺源头共富时尚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原材料产地土地与人民数十年如一日的深根厚植。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通过反哺源头,实现社区的繁荣与生态的和谐。在东西协作的国家战略中,雅莹在两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引领下,选择深度链接四川阿坝、宁南及内蒙古阿拉善盟等原材料产地,联合产业链伙伴,将企业的供应链转化为一条条带动农牧户增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共赢链”。一家企业的真正力量,在于其能否将自身的成长,深深地嵌入到产业进化、生态保护与人民福祉的宏大叙事之中,从而实现一种系统性的、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自2018年起,雅莹集团启动了对品牌“三宝”材料——桑蚕丝、牦牛毛绒和山羊绒的系统性溯源项目。在四川宁南,雅莹与合作伙伴共建了有机桑蚕丝原料基地,从源头构建时尚绿色生态,实现了“好桑养好蚕,好蚕结好茧,好茧产好丝,好丝做好衣”的完整闭环。雅莹集团团队在四川阿坝牦牛基地参访交流在四川阿坝,雅莹建立了牦牛毛绒原料基地。通过科研牧场和技术创新,将牦牛毛绒的综合利用率从28%提升至近40%,并设立了“牦牛毛绒专项共富基金”以回馈当地藏族社区。2024年,雅莹在内蒙古阿拉善盟成立绒山羊源头基地,为当地牧民提供优质种羊繁育和技术服务,推动羊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些实践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阿坝州政府官网2024年4月发布的《牦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绩效表》显示,2023年当地牦牛绒平均收购价已达每公斤54元,直接带动牧民增收1.12亿元;阿拉善盟农牧局表示,通过雅莹集团绒山羊基地落户阿拉善盟等活动,促进了阿拉善白绒山羊产业发展与国内知名高端品牌企业的协同合作,推动实现阿拉善白绒山羊绒“优质优价”。EP雅莹25秋冬中国好材质产品系列这些扎根土地的实践,最终反馈于产品,塑造着“中国材料”的时尚标志。雅莹采用这些高品质材料设计出的高端时装,通过原材料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吊牌和产品溯源码等,讲述好材料源头的动人故事,正逐渐改变国际市场对中国原材料的认知。例如,其采用宁南有机桑蚕丝制作的真丝衬衫,凭借细腻的触感、莹润的光泽和独特的东方剪裁,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推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消费者的目光,让世界看见了中国原材料的魅力与潜力。这份爱,归于时代共振,与国同行致远上世纪90年代,中国时尚产业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与强大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和消费市场觉醒,雅莹敏锐地把握住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时代机遇,创建自主品牌。这一战略抉择正是无数中国企业在产业升级浪潮中追求更高品牌价值的生动写照。雅莹集团37年的成长轨迹,与中国时尚产业升级、文化自信增强的步伐同频共振。而今,当“国潮”崛起成为文化现象,雅莹早已带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行一步,以中国美学叩响当代时尚之门。雅莹对外输出的已不仅是商品,更是以中国纹样、丝锦、刺绣等为符号的中国审美与价值观。EP雅莹精品店茶文化服务雅莹将对时尚发展的担当,化为对每一位女性消费者的专注聆听与真诚服务。雅莹的核心客群是当代都市精英女性,其品牌实践始终围绕着“为女性创美”而展开。这不仅体现在设计上对东方女性身形、气质的深入研究,更体现在具体的服务与对话中。近期,雅莹将于广州、杭州等城市,通过焕新全新旗舰门店、提供个性化尊享服务、举办美学与生活方式沙龙等,开启女性、时尚、生活的新对话,奏出一曲献给城市的颂歌。从文化守护到乡土反哺,再到与时代同频共振,雅莹集团用37年如一日的坚守,勾勒出一幅以“爱”为内核的实践与探索。这份爱,有源有本,有力有行。它源于对中华文化的深情,行于对乡村振兴的投入,最终汇入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洪流。雅莹集团2024社会责任报告,是其连续发布的第七本报告,这份坚持,本身就诠释了企业的初心与定力。在雅莹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更看到时尚产业作为文化载体,助力自然、社会与人文共融共生,推动东方之美走向世界的独特价值。相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将会有越来越多优秀企业和品牌涌现,它们肩负重任,砥砺前行,以文化为根,以责任为魂,以创新为翼,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共同编织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发布审核 | 李剑编辑 | 徐璐明校对 | 于泽淼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环球时报 (微信公众号ID:hqsbwx)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