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阳光明媚,窗外绿树如昨,但是气温只有5摄氏度。喝完咖啡我觉得整个人已经清醒过来,但是那些花草树木可能不是这样,我猜想它们还处于发懵的状态---在十成叶子里,变黄的部分半成都不到,它们还在过初秋,然而冬天已经到了:究竟发生了什么?北京今年的天气证明了它的确是一座拥有运河的城市,那么多年里我就没见过那么绵延的雨水,也没有经历过那么多湿润的天气,以至于不得不买除湿机,免得蘑菇从脚丫子缝里长出来。但谁也没有想到,温暖湿润的季节突兀地一夜之间结束。仿佛是个顽童拿着花洒站在天上不停地浇水,然而突然有那么一刻,他随手就把花洒扔掉奔向下一件事,没有丝毫犹豫。从温暖湿润到北风凛冽,只在他的一转念。我自己有另外一种入冬标准。每个午夜时分,我下楼扔垃圾。在整个夏季和秋季,即便到了这样深的夜,小区院子里依然有人在遛狗。幽暗的院子里,太阳能路灯半死不活地亮着,但在这片黑暗里会悬浮着几张明亮的脸,那是遛狗的人在看手机。狗就在他们脚边跑来跑去,翘起脚给绿化带浇水,浇一阵小跑几步,再浇一阵,前列腺很健康活泼的样子。等到有那么一晚,院子里只有北风呼啸,黑暗里没有一张面孔漂浮,花丛草丛边也没有浇花匠,我就知道冬天到了。无论是狗还是人,都不愿意在那么冷的天气里下楼。我在下过雪的傍晚六点见过这种不情愿,狗从单元门冲出来,踩到雪当场就愣住,然后火速冲到枯败的绿化带快速防水,抖都不抖一下,一个转身就回到主人身边拉裤腿,意思是:赶紧回家,你杵在这里玩手机是要冻死我啊?昨晚就是这样的夜,虽然气温还是有 6 摄氏度,但是北风强劲,撕扯着身上的热量夺路而逃。院子里郁郁葱葱,但是除了我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狗,甚至连流浪猫都见不到一只。那些在夏天里深夜不灭的灯光都已经消失,从楼底到楼顶,不止是我所在的小区,似乎马路和远处的建筑都调整暗了灯火---北京的冬天,似乎有一种吞噬光线的能力。在扔完垃圾返程的路上,我居然看到了晴朗的夜空里有十几颗星星在闪烁。于是我确信,冬天这回是真的到了,起码到了这个小区。回家我又捡起了我的气象学专业,发现强大的冷空气集群正在耐心且稳定地大举南下。它要比爆发性的寒潮来得慢,但是在这缓慢中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碾压之势。之前北京的初冬之所以不会让人觉得太冷,是因为寒潮推进速度太快,一夜就越过长城,掠过华北平原,朝着长江流域扑去。然而,日光依然强烈,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依然保存着许多热量。不需要开暖气,只要走进大楼里还是会觉得暖和,那是混凝土在保暖。这一次不同,冷空气步步为营,缓步推进。每前进一步,就把建筑物保存的热量全部吃尽,一定要冻硬冻透冻彻底,然后才会前往下一站。于是,即便开着空调我还是会在凌晨五点被准时冻醒---在一天里最冷的时候,空调的暖风吹到靠窗的墙壁上,带着那些附着其上冰凉的空气回流,吹在我身上就是冰冷的寒意。昨晚就是这样,我梦见自己穿着衬衫,赤脚在雪地里找厕所,怎么找都找找不到,然后醒来发现是 5 点 20,房间里飞舞的都是冷风的小刀片。这些小刀片会继续南下,从华北平原推到长江流域,一路推到珠三角。那些饱受高温多雨折磨的朋友,终于可以得到几分清凉,也许是过度清凉,因为气温可能陡降10 摄氏度,短袖直接换滑雪衫,同样感受一下一夜入冬是怎样一种感觉。之后还会支分线剧情,即将冻透的东北、华北、西北会一天冷过一天,彻底步入冬季。而那些短暂入冬的南方城市可能又会迎来气温反弹,秋老虎还留了一根尾巴在,怎么都要挥舞几下。所以不忙收起短袖,一周后还得穿上。以我在北方生活那么多年的经验,今年这种提前入冬的情形也算少见。不单是花草树木发懵,我也在这种快速的气候变化中发晕。上周我还在开着抽湿机,努力把家里的湿度从 60% 降低到 50%。今天早起,我看到湿度已经跌倒 41%,需要把抽湿机收起来,直接换加湿器出来干活,不然我很快就要被电击。冬天到了,唯一的好处是我那放浪不羁,狂傲独立的猫咪昨晚终于肯回到枕边,靠着我取暖睡觉,我手里又有了久违的一小团毛球。题图标题:《雪地摩托》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V 7.0 Prompt: Chinese woman riding a red snowmobile in blizzard --sref 14094475 --ar 3:4 --exp 60 --s 1000 --p --v7.0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请你相信我,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禅定时刻朋友家的猫咪在露营营地是个山大王,经常神气活现地四处巡视。结果,上一次误中当地农民部署的捕兽夹,送医救治,好容易才养好。前天,猫咪又在营地大战毒蛇,然后被咬了一口。农大动物医院也没有兽用蛇毒血清,眼看要挂了,这时候有陌生人闻讯送来一管血清,再一次挽救了猫命。现实和网络是两回事。网络上说,猫咪是顶级捕食者,而我在现实里看到的是一只瘸猫,他轻而易举地落入了人类的捕兽夹。网络上说,猫咪的神经反射速度是蛇的好几倍,所以猫咪总是可以安然无恙地戏耍毒蛇,而我在现实里看到的是一只差点嗝屁着凉的猫。最聪明的猫都在网上,人类则恰恰相反。 《取暖》和菜头的小肉手Midjourney V 7.0 南派三叔专区南派,这张《被窝猫》送给你。 《槽边往事》专营店营业中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