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和随想|养老金为什么不能“多缴多得”?

Wait 5 sec.

前几天写了一篇《养老金十问十答》,其中第二条就是反驳“养老金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说法,但那篇文章写得极其简洁,未及展开。几天下来,发现很多人对此完全缺乏认知,值得大书特书。先说结论:这句话每一个字都是错的,不是小错,而是大错,不夸张地说,中国养老制度之所以不公,就在于“多缴多得”这四个字。此处需加一个限定条件:一旦涉及财政补贴,这句话就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你买商业养老保险,这句话就是正确的;如果是不涉及财政补贴的职工养老保险,这句话也没啥问题;但是,中国的现实是,财政补贴无处不在,所以,在中国语境下这句话大谬特谬。CDT 档案卡标题:养老金为什么不能“多缴多得”?作者:往事和随想发表日期:2025.9.29来源:微信公众号“往事和随想”主题归类:养老金CDS收藏:公民馆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我之前在《中国养老制度的五个常识》谈过收入和补贴的情况,统计2023年的数据:01 收入情况体制内平均退休金6000多元/月企业职工平均退休金3000多元/月城乡居民(农民)养老金平均200多元/月02 财政补贴体制内0.22亿人补贴8056亿,人均3051元/月企业职工1.2亿人补贴7620亿,人均529元/月城乡居民(农民)1.73亿人补贴3681亿,人均177元/月如果用柱状图显示,是这样的:但即便看到这些数据和这张图,可能仍然有人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这不挺正常的吗?分析其心理,大致有三个由来:1、“多劳多得”深入人心,计划经济大锅饭留下的深重阴影,使得“平均主义”令人厌恶;2、“强者通吃”大行其道,培养了大量社达主义者,对强者无限崇拜,对弱者不屑一顾;3、一直被践踏就会产生不配得感,农村老人对一个月一百多块的养老金表示满意,甚至感激,便源于此。但请注意,社保制度是二次分配,二次分配的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而非相反。再看一下上图,最直观的是养老收入和补贴金额悬殊,稍作思考,便知道财政补贴正是拉大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再来一道数学题:甲交10补200,乙交2000补3000,请问谁更划算?从比例看,甲的补贴是1:20,乙的补贴是1:1.5,当然是甲划算。这就是网上很多人包括郑秉文这样的专家喜欢玩的数学和文字游戏,意思是农民的补贴比例这么高,农民不交社保就能领取养老金,国家对农民已经够好了。但是,如果甲乙的补贴封顶也分别是200和3000呢?很多人说农民补贴比例高,但是,农民可以不停“多缴多得”吗?所以,请注意:公平与否不在于补贴比例,而在于绝对值。下面举两个例子,看看别的国家是怎么做的,大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先说加拿大的老年保障金(Old Age Security, OAS),只要是加拿大居民/公民,年满65岁就可以领取,居住满40年可领全额(不满40年递减),一个月500多加币,折合2700多人民币,替代率15%左右,保障最基本的生活所需。注意,老年保障金无需缴费,“不劳而获”,完全由财政负担(也就是纳税人承担),人人有份,每个人都一样多。然后是加拿大的职业养老保险,他们叫“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anada Pension Plan,CPP),和中国目前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类似,由雇主和员工共同承担,交由基金运作。这部分是按比例缴纳,目前是雇主和员工各5.95%,缴得越多,时间越长,退休金越高,“多缴多得”,请注意,这部分没有财政补贴。加拿大的老年保障金不需要缴费,如果缴费与补贴共存,应该怎么办?可参考日本的基础养老金(国民年金),居民/国民每个月交一笔钱给一个基金管理,然后政府再往这个基金补贴同样的额度,可以理解为政府和个人各负担50%共同维护养老基金的运作,至少需要交满10年,交满40年可领全额,年满65岁开始领取。注意:由于财政要承担一半,所以每个人缴纳的金额都是一样的(目前每个月约17000多日元,折合人民币830元),领取的时候,不管你在日本哪个地区,从事何种身份,只要缴纳的月数相同,领取的金额都是一样(目前全额约68000日元/月,折合3300元人民币,和加拿大差不多,满足基本生活所需)。此外,日本还有厚生年金,由雇主和员工各承担一半,类似中国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这部分“多缴多得”,但政府不予补贴。总结日本和加拿大,共同点是:凡是有财政补贴的,都是“平均主义”;凡是“多缴多得”的,政府都没有补贴。再打个补丁,聪明的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了,日本的国民年金每个月需要交折合人民币800多元,如果交不起怎么办?如果交不起,你可以申请减免,完全减免就按半个月算,减免一半就按四分之三个月算,总之,政府补贴的部分不变,不会因为你穷,就把政府补贴的那部分也拿走。再提供一个加拿大的补充信息:退休收入达到9万多加币/年,老年保障金就开始扣减,达到15万多加币/年扣减为零。也就是说,如果你属于高收入群体,就没有资格领取作为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福利。再总结一下:日本的政策是收入低也不会减少你的政府补贴(少缴不少得),加拿大的政策是退休收入高政府补贴就少(多缴少得)。话说到这里,再看“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这句话,每个字都是错的:1、不能多缴,也不能多得;2、少缴,但政府补贴不能少得;3、不缴也得,且不少于其他人。也就是说,只要涉及财政补贴,花了纳税人的钱,就得数人头,就得搞绝对的“平均主义”:人人有份,且每个人一样多,不能多也不能少。而中国目前的问题,就在于“多缴多得”:缴得越多,补贴越多,退休金越高,差距越大。这一二十年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还记得是怎么按比例涨养老金的吗?关于“多缴”的问题,我之前写过一篇《谈一谈中国社保的高存缴比例》,此处不赘述。而对于“多得”,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财政补贴剔除出去,即便你们可以“多缴”,也可以“多得”,但无论如何不可以再把纳税人的钱拿去让你们“多多多多得”。说到这里,关于中国养老制度的问题已经非常清晰了,改革的思路也呼之欲出:1.取消现在所有可以“多缴多得”的补贴,不管养老保险的缴纳对象是城乡居民、企业职工还是体制内,这部分完全自给自足;2.纳税人承担的财政补贴单列出来,不管是否还需要个人缴费,确保补贴人人有份且每个人一样多。考虑到与现有制度接轨,可以把所有财政养老补贴放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把体制内和企业职工囊括进来,最终形成的制度与日本相似:第一根支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所有国民,提供财政补贴,缴纳一样的保险费,领取一样的养老金;第二根支柱是职工养老保险,单位与个人共同负担,多缴多得,财政不补贴,同时作为国民享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拿双份)。有人可能觉得中国不能跟日本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比,对,我们不比金额,我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2023年财政补贴1.9万多亿,退休人口3.1亿,人均520元/月。农民的基础养老金一下子就涨到520元,这事情很难吗?这不过是最最基础的公平,它没有像加拿大那样高收入扣减,没有起到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只不过把农民应得的那部分拿回来了。这是我上一篇文章中的投票结果:当然,我知道,很多嚷嚷着“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的人,他们并不觉得这是占了纳税人的便宜,他们说,这是国家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