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指馬太鞍溪堤防損壞是此次致災原因,經濟部水利署27日晚間澄清,並非屬實,康芮颱風受損的馬太鞍溪右岸光復3號堤段,今年7月已完成修復。(經濟部提供) Newtalk新聞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外界質疑馬太鞍溪堤防早已損壞是致災原因。經濟部水利署今天表示,外界所指的是去年因颱風康芮受損之馬太鞍溪右岸光復3號堤段,但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在今年7月已完成修復,這次堤段被沖毀主因是溢流量超過堤防設計流量所致,非事前存在缺失。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釀災,各界關注致災原因,一說為馬太鞍溪堤防早已損壞才會致災。水利署今天晚間發布新聞稿澄清並非屬實,外界所說該堤段為馬太鞍溪右岸光復3號堤段,是於去年10月康芮颱風時受損,但第9河川分署已在今年7月完成修復。水利署強調,此次在堰塞湖溢流中沖毀,主因是溢流量超過設計流量所致,並非事前存在缺失。水利署重申,依行政院指示,馬太鞍堰塞湖由農業部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主責因應,並針對「壩體狀況及風險推估」、「工程因應對策研擬及推動」及「疏散撤離因應對策研擬及推動」等3方面工作。水利署也跟花蓮縣政府、交通部公路局等單位合作,於颱風來臨前完成下游防減災整備,包括堤防加高(固)、覆土培厚、開口堤封堵,以及預布鼎塊與移動式抽水機。堰塞湖溢流後,水利署指出,行政院24日成立「前進協調所」,水利署長林元鵬立即趕赴災區,並動員所屬14個分署,調派152部重型機具及支援人力237人,今天晚間6時前,也已完成光復鄉佛祖街溢淹水流封堵,確保當地居民安全無虞。至於未來工程,水利署表示,將在2週內搶修完成第一道土堤防線,年底前完成加強加固,明年4月底完成堤防修復;而河道清疏部分,年底前可清除100萬立方公尺土石,明年汛期前可累計達300萬立方公尺,明年底前累計完成600萬立方公尺,以降低未來洪水風險。 延伸閱讀:花蓮光復災民怨沒接到撤離!他還原時間序:地方不確實執行承擔風險的是居民馬太鞍溪堰塞湖「撤離範圍」前後不一樣?林保署:依氣象署預測滾動調整花蓮累計15死、7失聯 前進協調所:堰塞湖自然流出對下流影響有限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未解!李鴻源警告:「管湧現象」恐再釀災今年上半年用電量與經濟成長脫鉤 經濟部估:未來10年需求仍年增1.7%撤離通知空白43小時 陳培瑜:花蓮縣府還在卸責、責任誰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