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新市场之前,你需要一张GTM作战图!

Wait 5 sec.

产品出海不是“上线就能卖”,而是一次“踩坑→复盘→重构”的过程。这篇文章讲的不是理论,而是一个团队如何在东南亚市场撞墙后,画出一张真正能用的 GTM 作战图。在做新产品国际化或新市场GTM(Go-To-Market,即上市策略)时,很多团队容易掉进一个陷阱: 只想着“卖产品”,却忽略了市场成熟度、客户采纳意愿、宏观环境和内部资源配置。这篇笔记想和你分享我踩过的坑,以及我在实战中总结出的“市场进入分析”的几个关键视角。它不是报告,也不是模板,而是一张帮你快速理清思路的“作战图”。01 真实经历:一次东南亚抢滩尝试2021 年下半年,我和当时的项目负责人、产研团队尝试把一款电商SaaS产品推向东南亚市场。那时我们找到了第一批用户,靠本地资源触达把人拉了进来(SLG,Sales-led growth销售驱动增长),验证了产品早期需求。但问题很快暴露:1.产品使用依赖人为指导:用户体验不顺畅,缺少自助服务和自增长逻辑。(PLG,即Product-Led Growth,产品驱动增长,指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增长,核心是通过用户自助体验、裂变推荐和数据驱动迭代实现增长)。2. 用户裂变未建立:推荐机制还很早期,社群和社区文化还未形成,盈利的核心环节未跑通。3. 商业逻辑不成立:需要继续追加投流、产品与用户运营成本,经评估后投入产出比与预期不符。小提示: 初期POC验证是判断市场是否值得投入的关键。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成功的 GTM 并不是“产品好 = 能卖”,而是市场分析、产品匹配、团队分工和资源投入的闭环。02 市场进入前期的一些分析思路判断一个市场是否值得进入,可以从三个维度(宏观/中观/微观)进行分析。它帮助我们回答:这个时间点进入,能不能形成正向增长?换句话说,市场成熟度的判断其实就是帮我们选目标市场:外部环境能否支撑?行业土壤是否肥沃?客户是否已经准备好?03 判断谁会先用,产品入市的关键参考市场条件只是第一步,客户接受新技术或新模式的意愿和节奏,才是决定产品能否落地的关键。这里我们引用技术采用生命周期曲线(TALC, Technology Adoption Life-Cycle)来帮助我们判断产品所处的市场阶段。引用来源:Everett M. Rogers,《Diffusion of Innovations》,1962;Geoffrey Moore,《Crossing the Chasm》,1991。这条经典曲线把客户分为五类:创新者:爱尝鲜、愿意冒险,常常是第一批试用者;早期采用者:希望借新工具获得竞争优势,愿意承担一定风险;早期大众:更谨慎,看到别人成功才会跟进,重视生态和服务的完善;晚期大众:成本驱动,通常等到产品变成行业标准才会用;落后者:被迫使用,往往没有选择余地。 不同阶段的客户,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完全不同。在做市场进入之前,就要先想清楚:我瞄准的是哪一批客户?他们的采纳意愿是否足够?我的产品今天到底是“喂给哪一段用户”的?是先去找 2.5% 的极客,还是 13.5% 的早期采用者,还是已经准备好跨过“鸿沟”,去打 34% 的早期大众? 概念提示:– Chasm(鸿沟)出现在早期采用者 → 早期大众之间,跃迁关键在于“完整可复制的使用场景+生态”。– Tornado(龙卷风)出现在早期大众快速渗透阶段,需求突然爆发,供应链、渠道、资本一起卷入。04 竞争格局与团队分工即便市场成熟、客户愿意买单,如果竞争格局过于拥挤(红海),那么进入的难度和成本都会随之飙升。这里需要评估:谁是直接/间接竞争者?他们在产品、渠道、品牌上的优势和短板是什么?是否存在替代性解决方案?市场进入(GTM,go-to-market)不是市场部一个人的事,需要跨部门协同:市场(Marketing):负责整体定位、叙事、品牌建设和线索生成。产品市场(PMM):承上启下,负责价值主张提炼、GTM规划、销售赋能,主导增长体系设计。产品(PM):确保体验顺畅,快速迭代,基于反馈优化功能。销售/本地运营(Sales&Ops):执行落地方案,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很多重视关系和交付的市场,销售和售前往往是 GTM 的前线主导。他们掌握客户资源、主导解决方案设计与交付路线,因此决定了能否打开第一批标杆客户。05 责任矩阵为了避免“只有市场在喊口号”,我们可以把关键动作拆解,并明确责任:结语一个完整的 GTM 闭环,不是“有用户 = 能增长”,而是:市场进入分析 → 产品-市场匹配 → 小规模 POC 验证 → 团队协作 → 持续优化。我和团队踩过的坑告诉我:SLG可以帮你启动,但要持续增长必须有PLG逻辑;商业逻辑跑不通,再多资源也只是加速消耗;策略和节奏,往往比单纯的功能更重要。归根到底,GTM 的核心不是“做对一件事”,而是能不能让所有环节跑出正循环。作者:黄扬西;公众号:黄扬西本文由 @黄扬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