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后西方时代”到来是必然趋势

Wait 5 sec.

在某个平行宇宙中,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一场克制但欢乐的庆典:这是一个为成就举杯并思考漫漫前路的时刻,是一个庆祝已达成的里程碑并从错失的机遇中学习的时刻。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重新承诺共同努力以克服全球挑战的时刻。然而,在2025年的地球,氛围是阴暗的。即便联合国没有“处于自由落体状态”,它也正遭遇自身变得“无关紧要的危机”。或许它已“不再能承担其职责”。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援助事务的副秘书长汤姆·弗莱彻对此总结得最为贴切:由联合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正面临一场“完美风暴:资金不足、负担过重且遭受攻击”。▲9月25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以视频连线方式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言。(新华社)事情非得发展到这一步吗?回想过去,不难设想另一种不同的发展轨迹。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到2030年消除贫困与饥饿、遏制气候变化并确保人类的和平与繁荣。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并未从理想主义角度解读这一倡议,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开明自利的实践。然而,十年后,这个世界明白了它在多大程度上无法再信赖美国。特朗普总统不仅解散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切断了对联合国的资金支持,其政府还将可持续发展目标斥责为“全球主义行径”,称其“与美国主权相悖”。事实上,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丹·德雷兹纳本月早些时候在专栏中所写的那样,如今人们普遍认同自由国际秩序已经消亡。同时,“两党也一致认为,美国冷战后在基于规则的秩序中奉行开明自利原则,并以此为基础追求‘主导地位’的大战略已不再可行”。感到力不从心的并非只有美国。今年早些时候,有人问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鉴于特朗普对全球秩序的敌意,欧洲是否已成为西方价值观最重要的维护者。冯德莱恩回答说:“我们所熟知的西方已不复存在。”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等西方列强及其盟友将不再发挥重要作用,但这意味着它们基于共同价值观采取协同行动的可能性已大幅降低。如果西方时代已然终结,那么接下来会是什么?正如德雷兹纳所指出的,鉴于未来世界的竞争异常激烈,答案尚不确定。但有一件事我们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世界将更加多极化。这意味着全球中等国家将在制定规则、塑造自身发展环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构建未来国际秩序的过程中,大部分艰巨工作很可能将在亚洲开展。亚洲是全球经济引擎,2015年至2021年间,该地区贡献了全球57%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多年来,亚太地区的国家一直在构建多边贸易协定,并在彼此之间制定新的规则与规范,不受日益碎片化的西方影响。鉴于美国急剧转向保护主义,这一趋势必将持续下去。至于以联合国为首的全球体系,它仍将存续并在未来发挥作用,即便其作用会大幅减弱。由此产生的真空终将被填补。但具体由什么来填补,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编译/卿松竹)本文由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9月23日发表,原题为《后西方时代到来是必然趋势,无论有没有特朗普》,作者是该网站主编埃利奥特·瓦尔德曼。来源 | 参考消息智库审核 | 陈鹏编辑 | 董磊 文章原文